(
课件网) 第4课时 走进法治天地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考点对接 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考点1 法律在我们身边 考点3 我们与法律同行 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法治观念:了解与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 考点2 法律为我们护航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司法保护 含义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 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 盾和纠纷的标尺。 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在我们身边(认识法律) 本质 我国法律的本质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作用 规范作用 规定我们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做什么,应当做 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保护作用 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 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评价作用 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 教育人向善。 (1)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 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②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 和调整。 (2)法律嵌入生活,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 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我们每个人都享有法律规定 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对比项 法律 道德 区 别 产生方式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约定俗成 实施手段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主要靠社会舆论、信念、 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 保证实施 调整范围 和对象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 遍约束力 调整范围更大 一致性 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 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含义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要求 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 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重要性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 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 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学习小助手 法律的特征辨识技巧 1.材料出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表决通过某项法律。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材料出现抓捕、追捕等,公检法等通过强制手段确保法律的 实施。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的特征) 3.材料出现依法对公职人员、高官、名人等进行处罚。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下列事件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 C A.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B.某校开展“与法同行”知识竞赛 C.陈某因涉嫌电信诈骗被刑事拘留 D.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改正:×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 改正:× 法律最主要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改正:×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 久安的必由之路。 (教材改编·七下 P93)我国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 文明行为规范。对于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 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 ) C 二百元以下罚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