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2024年 统编版 新教材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和巩固 新课导入 观看沙画视频,说说“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与哪位人物的探险有关呢? 西汉 张骞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事实。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知道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了解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家国情怀:学习张骞、班超等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目录 contents 壹 张骞通西域 贰 丝绸之路 叁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壹 张骞通西域 张骞通西域 壹 1、含义 (1)狭义: 指阳关和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天山南北地区,即今新疆地区。 (2)广义: 还包括今天的中亚、西亚、印度半岛、欧洲东部等广大地区。 张骞通西域 壹 2、背景 材料1: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 ———《后汉书》 材料2: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至匈奴单于, 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后汉书》 材料3: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西域社会状况: 小国林立,被匈奴奴役; (2)西汉匈奴关系: 匈奴严重威胁着西汉边境。 知识链接 该“招贤令”所招募的使者须完成什么任务? 招贤令 自高祖以来,我国人民屡遭匈奴侵扰。现招募一勇士,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重赏! 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唐朝敦煌壁画·局部) “月氏” 读音为 “yuè zhī” 视频:出使西域之原因 知识链接 约4362公里 匈奴人逐水草,习射猎,忘君臣,略婚宦,驰突无垣! 茫茫戈壁、沙漠,“春风不度玉门关” 路程远 环境恶劣 境遇险 西行的困难 知识链接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年),惟二人得还。” ———《史记》 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汉书·张骞传》 结合材料及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遇的困难?说说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不屈不挠、勇于探索、不畏艰难、报效祖国. 张骞通西域 壹 葱岭 南 山 昆 仑 山 山 山 前138年 前126年 匈 奴 前119年 汉 西 长安 陇西 敦煌 阳关 楼兰 鄯善 若羌 临洮 西安西北 于阗 和田南 莎车 疏勒 喀什 龟兹 罗布泊西 北 天 大宛 塔什干东南 玉门关 蓝氏城 巴尔赫 番兜城 达姆甘 海 里 河 水 江 乌 孙 康 居 安 息 西 域 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往返路线 河 西 走 廊 大 月 氏 大 月 氏 咸海 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张骞通西域 壹 3、经过 时间 背景 目的 出发时间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击败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 汉武帝反击匈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了解西域 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 公元前119年 沟通西域 情境表演 场景1:张骞等人历经艰辛,终于来到大宛。 对话: 大宛王:“久闻汉朝乃富饶强盛之大国,今日得见汉使,实乃幸事啊。” 张骞:“多谢大王。我等奉大汉天子之命,出使月氏,途中被匈奴所困,幸得逃脱。若大王能助我等前往月氏,大汉天子必有重谢。” 大宛王:“哈哈,我早有与汉朝结交之意,自当相助。来人啊,为汉使准备向导和翻译,送他们去康居。” 据《史记 大宛列传》改编 情境表演 据《史记 大宛列传》改编 场景2:张骞在大宛国的帮助下,来到康居国。 对话: 张骞: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