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必修 第二册(苏教) 热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图像分析 1.看图像 (1)看面,弄清楚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含义。 (2)看线,弄清楚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3)看点,弄清楚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曲线上的折点、交点、最高点、最低点等。 (4)看辅助线,作横轴或纵轴的垂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5)看量的变化,弄清楚是物质的量的变化还是浓度的变化。 2.想规律 如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3.做判断 利用有关规律,结合图像,通过对比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并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 +C??6A+2D B.0~1 s内,v(A)=v(C) C.0~6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1 D.0~6 s内,各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相等 1.在溶液中可进行反应A+B??C+D,其中A、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C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0~t1、t1~t2、t2~t3各段时间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t1~t2 C.四个时间段内生成C的量最多的是t1~t2 D.反应速率后来减慢主要是受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2.在某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气体物质发生可逆反应,其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 min内,v(A)=0.2 mol·L-1·min-1 B.在2 min时,图像发生改变的原因只可能是增加压强 C.其他条件不变,4 min时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增加气体D的浓度,A的反应速率随之降低 热点二 新情境下原电池原理的多角度考查 1.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负极反应式的书写 若负极材料本身被氧化,要考虑金属失去电子生成的阳离子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 ①金属电极失去电子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与电解质溶液反应:M-ne-===Mn+。 ②金属电极失去电子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将金属失电子的反应、金属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叠加在一起。如铅蓄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Pb-2e-+SO===PbSO4。 若负极材料本身不参与反应,如燃料电池,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将燃料失电子的反应及其产物与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叠加在一起写。如氢氧燃料电池(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负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2)正极反应式的书写 首先要判断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 若负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发生反应,则在正极上电解质溶液中氧化性强的离子被还原。如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正极反应式为2H++2e-===H2↑。若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则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 若负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不发生反应,则在正极上被还原的物质是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的O2。例如铁、铜、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Fe与NaOH溶液不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若反应产物与电解质溶液反应,要写相应的叠加式。 2.电化学反应中的计算 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从本质上讲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所以对于电化学反应的计算,关键是抓住得失电子守恒。 3.原电池常见考查角度 (1)根据原电池原理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及电子(或电流)流动方向。 (2)分别书写正、负极电极反应式并分析两极可能产生的现象。 (3)根据电极反应式判断电解质溶液的pH变化和离子迁移方向。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Na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