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28937

7.3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学案 (含答案) 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05-0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11961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含氮,化合物,合理,使用,学案,答案
    化学 必修 第二册(苏教) 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1.掌握铵盐的性质,会设计实验探究氨气的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等,促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发展。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3.理解氮氧化物的来源和性质,认识其对人体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4.能从不同视角认识含氮化合物之间转化的条件和方式。 一、铵盐的性质 通常把由 离子与 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称为铵盐。 1.物理性质 颜色 溶解性 状态 色(大多数) 溶于水 晶体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 NH4HCO3 。 (2)铵盐与碱反应 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产生氨气: ,该反应用于 。 二、常见氮肥及其使用 (1)常见氮肥 铵态氮肥 NH4Cl、NH4HCO3、(NH4)2SO4等 保存、深施盖土,避免受热;不可以跟 物质(如草木灰)混合 硝态氮肥 NaNO3、Ca(NO3)2等 NO不易被以带 为主的土壤胶粒所吸附,在潮湿的土壤中 ,容易被植物吸收。但土壤湿度大时,易被微生物还原为气体逸出,发生 导致硝态氮肥流失 尿素 CO(NH2)2白色晶体 有机氮肥,被微生物水解成 或 ,缓慢释放 被作物吸收利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氮肥 (2)合理使用氮肥 ①长期使用化肥的土壤容易 、 。 ②部分肥料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水中的肥料会使细菌、藻类迅速生长,并消耗水中的氧气,严重时导致水中含氧量减少,许多水生生物随之死亡、腐烂,水质下降。 三、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 1.氮氧化物的来源 (1) 的燃烧。 (2)硝酸生产等产生的 。 (3)机动车辆 排放。 2.氮氧化物的危害 (1)形成酸雨——— 溶于降水。 (2)产生光化学烟雾——— 与空气中的 和一些 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作用后,产生的一种有毒烟雾。 3.防治 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等;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作用原理: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铵盐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 (2)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  ) (3)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  ) (4)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共存。(  ) (5)NO、NO2均能形成光化学烟雾。(  ) (6)施用NH4Cl作氮肥时,与草木灰混合效果更好。(  ) 实验室制取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问题探究] 1.图甲中碱石灰和棉花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如何检验试管中已收集满氨?如何吸收处理实验中多余的氨? 提示:碱石灰用于干燥NH3,棉花的作用是防止NH3与空气产生对流而使收集到的气体 不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试管中已收集满氨;用水或稀酸吸收多余的氨,并在导管末端接一倒扣漏斗,防止倒吸。 2.图乙实验方法制取氨的原理是什么?还可用哪些物质代替NaOH固体? 提示:浓氨水滴入NaOH固体中,NaOH固体溶解使溶液的碱性增强,并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H2O分解释放出大量NH3。可用生石灰、Ca(OH)2固体、KOH固体等代替NaOH固体。 知识点一 铵盐 氨的制备 1.铵盐的检验 (1)化学原理:铵盐与浓碱反应生成氨气。 (2)检验方法 ①NaOH溶液法 把NaOH溶液加到某物质的固体或溶液里,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就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铵盐。 ②碱石灰法 把碱石灰与某物质的固体混合物在研钵里研磨,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就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铵盐。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实验室中常用铵盐与碱共热的方法制取氨。如2NH4Cl+Ca(OH)2CaCl2+2NH3↑+2H2O。不用NaOH是因为其易吸水结块、成本高,且对玻璃仪器的腐蚀性较强。 (2)制取装置: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收集NH3时采用向下排空气法。装置如图所示: 棉花的作用:防止NH3与空气对流,提高NH3的纯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