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1879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23张PPT+视频)

日期:2025-0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776344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23张,PPT+,视频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 背景图:北大红楼 1.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2年,孙中山主持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务会议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示意图 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①政治上 1.背景: 一、新旧冲突乱象生———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②经济上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材料二: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新思潮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旧思潮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③思想文化 启发新的伦理道德,培养独立人格,彻底涤荡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制度革新不足以救中国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时间 兴起标志 主要人物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 旗帜(口号) 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民主和科学 阅读教材,找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相关信息 2.概况: 《敬告青年》: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主阵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1916年第二卷第一号 改名《新青年》 北京大学红楼 上海 1917年 编辑部迁址 蔡元培 北大校徽·鲁迅设计 北京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宽容》,现名《北大钟声》,是一幅描绘新文化运动时期在中国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油画作品。 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油画《北大钟声》(沈嘉蔚 1988年) 蔡元培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辜鸿铭 画中人物以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中心,围绕他的有挥举民主科学旗帜的第一人陈独秀、信奉美国实用主义的胡适、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也有穿长袍拖长辫却精通六国语言的辜鸿铭、讲佛教哲学的梁漱溟、国学大师刘师培,还有钱玄同、黄侃、刘半农等。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4岁的阿毛,成了望门寡……为了贞烈的名声,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成了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了许多的光彩。”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贞烈可风”。 ———夬庵《一个贞烈的女孩子》(1920年《新青年》第七卷2号)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何为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旧道德草菅人命 (一)思想革命: 造成阿毛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