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2773

浙江省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11142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省,11月,答案,试卷,历史,考试
  • cover
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为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行政班、教学班)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如果选择题要填答题卡,请说明。如没有则不用说明)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牧野之战时,周武王在战前誓词中称前来助阵的诸侯为“友邦冢君(长君)”,后来周公推行分封时,称诸侯为“某土之守臣”。这一转变( ) A.体现了早期国家集权特点 B.确立了受封诸侯的政治义务 C.打破了禅让制的政治传统 D.适应了生产方式变革的趋势 2.观察以下某一朝代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关于这一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正确的是( ) A.三省六部共同组成中央政府 B.六科被并入都察院 C.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D.三司分割宰相权力 3.清代大史学家赵翼评价古代某位帝王:“生本北俗,五岁即登帝位……其急于迁洛,欲变国俗,而习华风。”下列属于该帝王亲政后的改革举措有( ) ①推行三长制 ②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③迁都洛阳 ④实行俸禄制 A.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4.新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宋史》中立传的153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12%;一至三品官,来自布衣者占53.67%。据此可知,宋代科举( )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消除了阶层流动限制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官员监督机制 5.对西域的经营历来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议题。观察图中信息,按出现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6.由宋元及明清,儒家士人以移风易俗的宗旨在民间社会开拓新天地,使儒学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日用常行建立密切联系。以下属于其“开拓新天地”代表性成就的是( ) ①朱熹著《家礼》《小学》 ②吕大钧撰写《吕氏乡约》 ③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 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理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清政府为了保证丁银的征收,实行了一整套严格的户籍管理和人丁编审制度。康熙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加速,促使丁银编征矛盾激化。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却不能豁免丁银,只好逃亡。清政府意识到丁银征收亟需变革,因此朝廷下令( ) A.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B.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C.固定丁银,摊丁入亩 D.户籍簿册,永停编审 8.下表为清末新政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部分史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年份 文件 主要内容 1901年 《学堂选举鼓励章程》 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 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1903年 《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 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 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 1904年 《奏定学堂章程》 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 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役以官职或得以升学 A.晚清时期新旧选官制度并存 B.学堂选官已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中国选官制度已进入新阶段 D.选官更加强调开放性和平等性 9.茅盾的《子夜》以 20 世纪30年代初的上海为背景,开篇写道:“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 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