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教学设计 课题 《清贫》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标依据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教材分析 这是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经历,表达了他对“清贫”的理解,展现出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表现我国海防战士的艰苦生活的文章,学生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因为孩子们都是住宿生,没办法查阅资料,因此课前教师查阅了有关海防战士生活的资料,帮助孩子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通过群文阅读,进一步感受共产党以恪守清贫为美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能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 难点 通过群文阅读,进一步感受共产党以恪守清贫为美的高尚品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选择与设计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分角色朗读、圈画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这篇文章虽然写的是方志敏清正廉洁,但对两个国方兵士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更多,引导学生感悟侧面描写的写法,也就是反衬法,用国方兵士的贪婪、腐败,反衬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 教学目标 评价方式 评价工具 评价标准 能将故事中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述出来 生生互评 同学评价 能准确、清晰有感情地讲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讲述其内心活动。 对比方志敏和敌人表现 教师评价 生生互评 学习单 能从课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并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用第三人称来改写故事。 拓展阅读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师生共评 学习单 能够运用所学习的方法,阅读其他英雄的故事 教学任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方志敏是早期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之一。这篇短小的文章就是叙述他被捕那一天发生的事情。 2.走近作者: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我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人之一。1935年1月,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被捕,他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的艰苦条件下,写下传世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吓”。 2.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重点) 3.能正确理解“清贫”的含义,学习革命战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情景。 四、品读释疑 1.阅读全文,说说你如何理解清贫的含义呢? 2.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这句话是自我表白。“一向” “从没有”强调了革命多年一向过着清贫的生活。 3.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