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6256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70张PPT)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465219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课,邓稼先,课件,7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杨振宁 核 心 素 养 邓稼先 01 积累“任人宰割” “可歌可泣”等成语; 02 揣摩品味语句,理解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及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03 概括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具有优秀品质人物的审美能力; 04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对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的深入理解。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 1 - 新 课 导 入 第一部分 伟大的时代缔造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致敬“两弹元勋”、中国核工业功勋人物 ——— 邓稼先! 新 课 导 入 第一部分 预习检查 - 2 - 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 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荣获 奖。 物理学 诺贝尔物理学 走 进 作 者 预习检查 文章以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既令人肃然起敬,又亲切可近。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的《人民日报》。1993年7月29日,是 逝世七周年纪念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为 好友,写了这篇带有_____ 性质的传记。 邓稼先 回忆录 缅怀 写 作 背 景 预习检查 预习检查 写 作 背 景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关于“两弹一星” 本文以人名为题,郑重简洁,既是一篇人物传记,点明了记叙和颂扬的对象,又是一篇回忆散文,包含作者对人物的深厚情谊。 课 题 解 读 预习检查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 ”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 传 记 真实性 文学性 文 体 知 识 预习检查 初读感知 - 3 - 读 准 字 音 初读感知 yíng 萦 带 xiòng 夐 yín 无 垠 lè 燕 然 勒 功 殷 红 挚 友 彷 徨 xūn 曛 tǐng 铤 yān zhì huáng 2 大声朗读课文,并圈点勾画其中的成语。 自 由 郎 读 初读感知 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 任人宰割 课 堂 检 测 初读感知 3 请根据下面的释义,填写恰当的成语。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可歌可泣 很少有人知道。鲜:少。为:被。知:知道。 鲜为人知 意思是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至死不懈 兢兢业业,不辞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