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38424

1 邓稼先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229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邓稼先,同步,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部
  • cover
1 邓稼先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走近风云人物,感悟精神品质”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奥本海默是一个__甲__(顶尖/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在别人作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作学术报告时)常常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__乙__(难看/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yǎnɡ mù)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妇孺皆知(    )  (yǎnɡ mù)_____ (2)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  乙:_____ (3)小语还发现文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_____ _____ 2.下列关于下面句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A.句子中“邓稼先”“中国”“文化”都是名词。 B.句子中“传统文化”“孕育出来”“奉献精神”都是偏正短语。 C.这个句子是陈述句。 D.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3.(跨学科综合)音乐课的实践环节,晓阳选择围绕邓稼先心系祖国、鞠躬尽瘁的事迹等创作一首歌曲,并准备引用诗句作为歌词,描绘他的形象特点。下列诗句中,你认为不适合写入歌词的一项是(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D.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九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工作到天亮。 ②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③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 ④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 ⑤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谜,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 A. ⑤④①③②      B.⑤③①④② C.②⑤④③①      D.⑤④②①③ 5.(教材变式,见课后题第一题)下列有关《邓稼先》一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半个世纪的友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B.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表现了邓稼先忠厚质朴的品质。 C.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完全是按照邓稼先的生平顺序来行文的。 D.文章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