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40457

9.2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课件 (共75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44068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探究,及其,化合物,转化,课件,75张
  • cover
(课件网) 0 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 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 化合物的转化 1.能依据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出物质间的转化思路,会书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2.能从多个方面对可能的转化路径进行优选。3.能运用变量控制方法设计转化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4.掌握Fe2+和Fe3+的检验方法及Fe(OH)2的制备方法。 学习理解 01 课时分层练 04 目录 CONTENTS 探究应用 02 总结提升 03 学习理解 一、反应的合理选择 1.FeCl3制备路径的合理选择 (1)铁元素的常见价态有_____,在相同价态铁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通过_____即可实现;在不同价态铁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则需通过_____才能实现。 +2、+3价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2)以铁屑为原料制备FeCl3的路径 Fe+2HCl===FeCl2+H2↑ 2FeCl2+Cl2===2FeCl3 (3)实际制备物质时,必须根据反应_____、反应_____、反应_____、产物要求、反应装置、_____、生产_____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选择合适、可控的反应路径。 Fe2O3+6HCl===2FeCl3+3H2O 原料 条件 步骤 环境保护 成本 2.Fe3+检验方法的合理选择 (1)沉淀法 ①试剂:_____; ②现象:_____; ③离子反应:_____; ④不足之处:用碱量较多,容易受到干扰,反应的灵敏性和精确性不高。 NaOH溶液 生成红褐色沉淀 Fe3++3OH-===Fe(OH)3↓ (2)显色法 ①试剂:_____; ②现象:_____; ③离子反应:_____。 ④优点:灵敏度高,现象明显。 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Fe3++3SCN-===Fe(SCN)3 3.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Fe3++3SCN-=== Fe(SCN)3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1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向A试管中加入3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向B试管中加入3 mL 0.1 mol·L-1 FeCl2溶液;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试管中溶液变为血红色,B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 _____ 实验2 向实验1的A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观察实验现象 血红色消失 _____ 实验3 向实验1的B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溶液变为血红色 _____ 实验4 用毛笔蘸取少量30%的FeCl3溶液,在铜片上画一个“+”,放置片刻后,用少量水将铜片上溶液冲到小烧杯中 铜片上留下“+”的痕迹,小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 _____ Fe+2Fe3+===3Fe2+ 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2Fe3++Cu===2Fe2++Cu2+ 4.Fe3+和Fe2+的转化 (1)Fe2+容易被氧化剂氧化为Fe3+,如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_____。 (2)Fe3+能够被还原剂还原为Fe2+,如Fe3+被Fe、Cu还原为Fe2+。 二、反应条件的控制(以亚铁盐与NaOH溶液反应为例) (1)实验操作:向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2)实验现象:产生_____沉淀并迅速变成_____,最后变成_____。 2Fe2++H2O2+2H+===2Fe3++2H2O 白色絮状 灰绿色 红褐色 (3)有关反应 ①_____ ②_____ (4)实验结论 ①Fe2+与OH-反应生成白色的_____; ②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_____氧化,在制备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反应混合物与氧化剂接触。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Fe(OH)2 氧气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属阳离子只有氧化性,不可能有还原性。(  ) (2)实验室配制FeSO4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 (3)氯化亚铁不可能由化合反应生成。(  ) (4)Fe3+、Cu2+、H+、Fe2+四种离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是Fe3+。(  ) (5)常温下,Fe3+、Mg2+、SCN-、Cl-能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 (6)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的KSCN溶液,产生红色沉淀。(  ) (7)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