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 · 语文 · 八年级(下) 安塞腰鼓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 气势。(重点)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 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有着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今天我们走进刘成章的 《安塞腰鼓》,去感受它的风采,它的魅力! 新知导入 作者简介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当代诗人、散文家。主 要作品有散文集《黄土情》《清晨之边》《羊想云彩》等。其 中 《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人到中年的刘成章先生,“中年变法”,放弃了原先所熟悉 的诗歌、歌词等创作形式,找寻到散文这种新的艺术创作方式。当他远离家乡 来到省城后,脑际里回闪着“安塞腰鼓”那踏破岁月、气吞山河的壮丽景象, 耳畔里仍回旋的是高原上那在沉默中爆发的鼓点。面对20世纪80年代我们祖国 在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的景象,刘成章用“安塞腰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 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审美感受,传达他对生命的诗意理解。 文题解读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作者通过描写 西北汉子擂腰鼓的场面,歌颂了生命奔腾的力量,这力量正是通过西北汉 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的。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 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了太多的压抑与羁绊。安塞腰鼓正表现了他 们身上具备的那种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学习字词 晦暗( huì ) 羁绊( jī ) 蓦然( mò ) 亢奋( kàng ) 瞳仁( tóng ) 冗 杂( rǒng ) 戛然而止( jiá ) 塞车 多音字 塞 边塞 闭塞 理解词义 茂腾腾:陕北方言,形容有活力的样子。 亢 奋:极度兴奋。 晦 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 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蓦 然:突然,猛然。 冗 杂:繁杂。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第一部分(1—4) 语速较 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 蓄积力量的特点 第二部分(5—27) 语速较 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 火爆、热烈的特点 第三部分(28—30) 语速较舒缓,语调轻 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 寂静的特点。 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整体探究 读完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抑制不住自己飞扬的激情,不时地用同一句话来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你能找出来吗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次 2.整篇文章极富震撼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 ,大家从中体味到了什么 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全文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 自然段 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4) 写安塞腰鼓表演前的安静氛围。 第二部分(5—27) 写安塞腰鼓表演时的舞姿和鼓声是生命的赞 歌和力量的赞歌。 第三部分(28—30) 写安塞腰鼓表演结束后的寂静。 1.文章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有何作用 是文章的主线,将第二部分(第5—27段)很自然地分为四层,使文章 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整齐有序,节奏感强。 从场面、声响、击鼓的后生、舞姿四个方面写安塞腰鼓的“好”, 使安塞腰鼓的内涵不断加深,突出了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美, 也使作者的赞美之情不断深化。 结构上 内容上 2.安塞腰鼓“好”在哪里,用“好一个 _的安塞腰 鼓”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壮阔 火烈 元气淋漓 惊心动魄 奇伟磅礴 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豪放 有力 3.请用“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