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1/09/092512ea8ccd3875c36a018bf826da16.png)
2.2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教材简析】 本课为本单元第 2 课,指向课标学习内容 5.2.2———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和 6.2.2———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在寻访校园动物的基础上, 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本课以蜗牛为例,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从肉眼到工具、从结构到功能的顺序对蜗牛进行深入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能力,为后续观察其他动物奠定基础。对蜗牛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的探究实践,也为学习第3课《给动物建个“家”》打下基础。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聚焦板块, 通过简单交流,引导学生关注蜗牛,唤起对蜗牛的原有认知。探索板块, 学生借助感官、工具等对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蜗牛的形态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研讨板块,围绕“蜗牛的身体有哪些特点? 我们能模仿它的动作吗?”“蜗牛遇到危险时,有什么反应? 它有哪些本领?”的研讨,帮助学生梳理和建构对蜗牛完整的认识。拓展板块, 安排了观察和蜗牛相似的动物的拓展活动,隐含对动物类别的认识。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但也有一些学生对蜗牛有抵触情绪,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亲近蜗牛、爱护蜗牛。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但是对于特定动物的观察,仍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 工具、科学词汇,并提示观察顺序。对于简图记录,学生已有基础,但在画图时容易将物体拟人化,教师要提示学生客观记录。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特点, 知道蜗牛是用腹足运动的,初步认识到动物的形态结构具有相应的功能。 科学思维目标 能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分析蜗牛的运动与其形态结构的关系。 1 探究实践目标 1.通过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运动方式,能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 到的信息,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2.学习观察研究动物的方法。 态度责任目标 通过观察探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乐于表达、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愿 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增进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致地观察并描述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 难点:通过对蜗牛的观察和描述,认识其形态结构及所具有的功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贴、班级记录表、若干只蜗牛。 为学生准备:2~3 只蜗牛(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寻找蜗牛带来)、1 个放大镜、 1 根树枝、1 块玻璃(可以用透明塑料片代替)、1 片新鲜菜叶、1 个饲养箱。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入:前几天傍晚刚下过雨,老师在公园里散步,你们猜我看到了谁?(播 放教学课件) 2.提问:你看到蜗牛身上有什么?是怎样的? 3.聚焦课题:如果老师给你们一只真的蜗牛,你们能发现更多的特点吗?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一种动物》。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蜗牛的特点,了解学生对蜗牛的已 有认知,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蜗牛的兴趣。 二、探索:观察蜗牛 (一)观察蜗牛的身体,并将蜗牛画下来 1.教师出示材料:蜗牛、放大镜、记录单。提问:你打算怎样观察? 学生讨论,明确观察方法。(播放教学课件) (1)先直接观察,再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2)边观察边把蜗牛真实的样子画下来。 2.学生观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 3.汇报研讨: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学生展示记录单,进行交流。(播放演示文稿) 预设: (1)壳:有一圈一圈的螺纹,硬。 (2)触角:有两对,一对长一对短。 (3)眼:长触角顶上的黑点。 (4)口:在触角下面,吃食物时容易观察到。 4.教师出示蜗牛板贴,让学生上台将身体结构名称贴到蜗牛的不同部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