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9419

2.3 给蜗牛建个“家” 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5-02-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1次 大小:4601906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蜗牛,建个,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
    2.3给蜗牛建个“家”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为本单元第 3 课,指向课标学习内容 5.2.2———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13.1.1———通过观察,提出并描述简单的制作问题”,13.3.3———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本课将通过给动物建个“家”的方式,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展开更长时间且深入的观察。虽说是给动物建个“家”,但其本质是通过建立一个适宜动物生存栖息地。在给动物建“家”的过程中,学生要先了解动物的生存习性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环境,然后经历设计、建造等技术工程活动,最终完成动物“家”的建造。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饲养,关注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进一步观察动物的外形、运动和食物等,从而体会动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指向对生物与环境的理解。 本课学习内容分为四个板块。聚焦板块,提出“如果要给蜗牛建个家,应该怎样做?”这里的“家”实际指向的应该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环境,教材提供了科学词汇“生活环境”,明确建“家”是为了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探索板块,选择了蜗牛这种动物来给它建个家,讨论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形 成班级记录单,并简单地画出蜗牛的家,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建个家,最后把蜗 牛放入新家,观察它们的生活。研讨板块, 通过“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要 照顾好蜗牛,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来印证蜗牛的生存需求。拓展板块,通过“饲养蜗牛要注意什么?”示意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蜗牛直晒太阳、及时清理腐烂菜叶、注意通风透气, 与研讨部分的第二个问题相互支撑。最后提示在饲养和观察一段时间后,要将蜗牛送回它原来的家,从生命的角度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 【学生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动物的食物需求、运动、应激反应、生存环境等特征有了更深入的探究,但对于动物的生命特征与生活环境间的内在联系,缺少思考与认识。本课创设的给动物建个“家”的拟人化情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有更强的代入感。通过本课的学习, 学生学会从有食物、有活动空间、温暖舒适等自身的感受维度, 思考动物生存与栖息地的关系。设计制作蜗牛的家的过程,渗透了技术与工程的学习,让学生简单经历先设计,再建造的过 程。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知道蜗牛需要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知道所有的动物都要生活在适宜环 境中。 科学思维目标 1.通过分析蜗牛的生活环境,进行模型建构:画图设计蜗牛的生活环境。 2.能利用材料和工具,搭建蜗牛的“家”;进一步验证动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探究实践目标 在给蜗牛建个“家”这一问题的引导下,能画出简单的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选择材料搭建一个蜗牛的“家”。 态度责任目标 通过设计、搭建蜗牛的“家”,体会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给动物建一个简易栖息地,如设计蜗牛的“家 ”,知道动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 难点:从观察发现中,分析蜗牛的生命需求,设计和构建蜗牛的栖息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微视频。 为学生准备:饲养盒(带孔带盖饲养盒、不带孔带盖饲养盒、不带盖杯子、 不带盖盒子)、湿土、干土、湿苔藓、干苔藓、菜叶、黄瓜、蜗牛、瓦片、石头、落叶、树枝、喷水壶、镊子、纸巾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如果我们要给小动物建个“家”,应该怎样做? 1.导入:人人都有家,动物也有“家”。(出示教学课件) 2.提问:如果要给蜗牛建个“家”,应该怎样做?(出示教学课件)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