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 ———谭嗣同:《仁学》 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如何评价秦朝/秦始皇?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孟子》 朱熹《集注》云:必合于一然后定。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 群雄兼并 一、秦的统一与扩张 1、统一条件 统一条件一: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战国末期除了楚国以外各国都用了圆钱,表明北方各地钱币制趋向于统一的圆型化。 统一条件二: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一、秦的统一与扩张 1、统一条件 关中平原 成都平原 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荀子·强国》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贾谊《过秦论》 统一条件三: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一、秦的统一与扩张 1、统一条件 诸侯王 历代秦国重臣 原身份 秦穆公 百里奚 虞国人 秦穆公 蹇叔 宋国人 秦孝公 商鞅 卫国人 秦惠文王 张仪 魏国人 秦王政 李斯 楚国人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德……士不产于秦,而忠愿者众。 ———《史记·李斯列传》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统一条件四: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一、秦的统一与扩张 1、统一条件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一、秦的统一与扩张 2、统一历程 【学习任务】从世界灌溉遗产灵渠探究统一中国后秦朝的国家样态。 材料:(前221年秦始皇)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以与越人战....(三年不能进)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淮南子.人间训》 为什么秦始皇不惜代价开凿灵渠? 秦灭六国后,以五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岭南的百越之地,但因山路崎岖、粮草不济而久攻不下,“伏尸流血数十万”。于是,秦始皇命令史禄凿连接漓水和湘水的灵渠。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军就攻克岭南各地,随后在百越地区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一、秦的统一与扩张 3、扩张 北抵长城 南濒南海 东达大海 西到陇西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 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在北方,秦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公元前214年,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一、秦的统一与扩张 3、扩张 对比:秦朝的疆域与战国时期相比有怎样的变化? 秦朝把众多南方少数民族(百越、西南夷)纳入大一统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有力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交往和交流,形成第一个多元一体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