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前207 前202 前141 9年 25年 220 刘邦 建汉 秦朝 灭亡 曹丕 灭汉 东汉 建立 王莽 覆灭 楚汉战争 东汉 武帝 即位 西汉 王莽新朝 23年 西汉灭亡 汉高祖刘邦,在位时间:BC202年—BC194年 汉文帝刘恒,在位时间:BC180年—BC157年 汉景帝刘启,在位时间:BC157年—BC141年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间:BC141年—BC87年 新朝开国皇帝王莽,在位时间:AC9年—AC23年 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在位时间:AC25年—AC57年 朝代卡片 创 建 者 朝代 西汉 时间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都城 长安 刘邦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反映出汉初怎样的社会状况? 面对如此困境,汉初统治者如何应对? 汉高祖 刘邦 汉景帝 刘启 汉文帝 刘恒 1、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2、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3、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班固《汉书·景帝纪》 (1)指导思想:黄老之学(道家:无为而治) (2)经济政策:与民休息 时间 措施 结果 汉高祖时期 “兵皆罢归家”;商人不得拥有土地;田租十五税一 经济逐步恢复,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汉文帝、 汉景帝时期 减轻罪罚;提倡节俭;田租三十税一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出现“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无为而治”的背后又酝酿着怎样的危机? 材料二 :但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实际上弱化了君权和中央的政治干预能力,致使统一的中央政权和政治格局面临着来自羽翼逐渐丰满的地方势力的挑战。武帝时期,在社会财富的积累之后,必然要求有为政治的施行。 ———摘编自唐喆清《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诸侯王表》 秦朝已经废分封行郡县,汉承秦制,为何有诸侯王国问题? 材料:各诸侯国实力强大,有独立的军事政治体制与职权,而且多数跨数郡之地,大者甚至有四至六郡。天下六十余郡,有四十余郡在各诸侯王手中,而汉天子所掌握的郡尚不足二十 上述材料反映出什么问题?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治安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楚、赵等诸侯国封地。吴王、赵王等王联合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在梁国的坚守和周亚夫率领汉军的攻击下,叛乱平定,史称七国之乱。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齐国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馀焉”……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推恩令 汉武帝与汉景帝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方式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想法。 元朔二年( 前127),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