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0579

2.1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课时作业一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2189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化学,一册,必修,2019,苏教版,学期
  • cover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专题2第一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课时作业一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是一门具有实用性、创造性的科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人工全合成淀粉,有效推动了“碳中和” B.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假说和模型等 C.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论,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D.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汲取古人智慧,利用物理方法提取青蒿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瓷、冶金、印染等技术的国家 B.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C.化学变化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所有形式 D.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特点所在 3.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学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往往需要借助实验观测的事实对假设的正确与否进行检验 B.制陶、冶金及酿酒的过程中,一定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C.随着先进仪器的不断使用,研究化学已不再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 D.模型研究对科学家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有重要意义 4.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进入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通过品尝,确定实验药品的酸碱性 C.禁止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D.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5.下列有关仪器和用品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①所示装置可保存金属锂 B.由图②所示操作可制取Fe(OH)2 C.由图③所示装置可收集氯气,但不能收集氢气 D.由图④所示操作可溶解固体物质 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瓶中盛有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 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 C.瓶中装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 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的体积 7.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添加液体 B.称取21.6gNaOH C.检验装置气密性 D.分液放出下层液体 A.A B.B C.C D.D 8.下列关于使用分液漏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B.分液漏斗可以把酒精与水分离开来 C.分液前需摇匀、静置 D.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则从上口倒出 9.为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下列图示操作中与戴口罩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使溶液中的水大部分蒸发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B.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12.钛酸锶()常作电子陶瓷材料和人造宝石。实验室制备原理如下: (1) (2)。 某小组利用图1和图2装置完成反应(1),再灼烧滤渣制备钛酸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 B.热水浴的优点是受热均匀和便于控制温度 C.利用图2抽滤时用玻璃棒搅拌 D.灼烧时需要选择坩埚承载固体 13.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中,贴错了标签的是 A B C D 物质 H2SO4(浓) C2H5OH(酒精) As2O3(砒霜) NaCl 危险 警告 标签 A.A B.B C.C D.D 14.下列操作不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不能向正在燃烧的酒精灯中直接添加酒精 B.在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废液不能直接倾倒入下水道 C.在点燃或加热可燃气体前检验其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D.实验中不慎将浓硫酸滴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清洗 15.有同学用自来水制蒸馏水,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