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1856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2-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76421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8张,教学课件,巩固,国家,4课
  • cover
(课件网) ▲ 西汉驷马 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海昏侯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出土金器480件,重量超过120公斤;3000余件金银装饰的车马器;玉器500余件;出土约3000件漆木竹器…… ▲ 海昏侯墓出土金器 穷 富 导入新课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标要求: 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扩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BC202年 刘邦建立西汉 BC154年 七国之乱 BC140年 汉武帝登基 AC9年 王莽篡汉 新朝建立 AC25年 刘秀建立东汉 AC184年 黄巾起义 AC220年 曹丕称帝 西汉 东汉 新朝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董仲舒 思想大一统 政治大一统 民族大一统 疆域大一统 经济大一统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更从政治、军事、经济起到地缘互补的巨大优势效应。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汉初,统治者面临怎样的国家局势? 社会满目疮痍,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物价飞涨 面对这种残破局面,汉初施政者的统治方针如何调整? 2.汉初:文景之治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班固《汉书·景帝纪》 (1)指导思想:黄老之学(道家:无为而治) (2)经济政策:与民休息 时间 措施 结果 汉高祖时期 “兵皆罢归家”;商人不得拥有土地;田租十五税一 经济逐步恢复,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汉文帝、 汉景帝时期 减轻罪罚;提倡节俭;田租三十税一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出现“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2.汉初:文景之治 (1)指导思想:黄老之学(道家:无为而治) (2)经济政策:与民休息 (3)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里。……此外,刘邦为“矫秦县之失策”,还“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可在其封地上“自置吏”、“得赋敛”。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继承:三公九卿、郡县制; 损益:地方:郡国并行制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汉初的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1、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 2、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继承郡县制,但同时实行分封制) 推行“郡国并行制”理由: ①吸取秦亡教训; ②分封制深入人心; ③兑现在争夺天下时对臣将的承诺: 影响: 初期:有利于维护汉的统治 后期: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中央: 15郡 王国: 42郡 材料1: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史记 吴王濞列传》 材料2: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