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6925

7.2数据的整理 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4-02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7582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数据,整理,课件,1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7.2 数据的整理 第7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7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会将收集的数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整理,并将整理后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重点) 2.能对收集的数据找出合适的分组标准,并对分组整理后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难点) 学习目标 1.什么是普查? 2.什么是抽样调查? 知识回顾 为了特定目的收集数据,有时需要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普查。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根据这些调查数据估计总体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作抽样调查。 3.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被调查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个体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调查对象称为个体。 一个样本中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商场售货员记录了一天内售出的20双运动鞋的尺码(单位:cm): 24.5 27 23.5 24 24.5 25 26 26 24 24.5 23.5 25 24.5 25 24.5 24 25 27 26 24.5 (1)为清楚地了解不同尺码运动鞋的销售量,应怎样整理上面的数据 将不同号码运动鞋的销售量整理成如下统计表: 思考与交流 (2)从(1)的表格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除尺码外,销售员还可以按照运动鞋的哪些特征收集、整理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就是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组。通过对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可以比较清晰地掌握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 数据的分组整理 概括与表达 在一次数学核心素养测评中,学校从七年级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的素养测评数据(单位:分): 89 87 97 92 61 93 75 80 89 73 79 75 76 81 76 88 82 79 64 69 91 85 52 81 60 63 67 82 70 73 64 54 58 62 66 70 54 92 65 63 将上述数据按下列要求分成五组: 90~100, 80~90, 70~80, 60~70, 50~60。 设计统计表整理上面的数据,说说你从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例 由上表可知,学生素养测评分数在60~70范围内的人数最多,有11人;在50~60范围内的人数最少,有4人;大部分在60~90之间。 解:根据题意,列表如下: (1)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分组的标准,并将收集的数据分组分析; (2)根据分组,把得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和必要地加工计算; (3)将统计汇总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反映出来。 数据分组整理的三个步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施工队每天修路15m B.乙施工队第一天修路20m C.整个工程中,甲施工队比乙施工队少修路20m D.乙施工队技术改进后每天修路55m 1.甲、乙两个施工队分别从两端共同修一段长度为380m的公路,在施工过程中,乙队因技术改进而停工一天,之后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与甲队共同按期完成了修路任务。施工期间,甲队每天的施工进度相同,乙队技术改进前和改进后每天的施工进度也分别相同,下表是每天的工程进度: 随堂训练 施工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9 累计完成 施工量/m 35 70 105 140 160 215 270 325 380 C 2.某中学进行了一次演讲比赛,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结果如下(分数为整数,满分为100分):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同学有多少人 (2)已知成绩在91分~100分的同学为优秀者, 那么优秀率为多少 随堂训练 分数段 人数 91~100 7 81~90 6 71~80 8 61~70 4 3.某校七年级(1)班50名同学最喜欢的文学作品的调查结果如下: AABCDABAAC BAACBCAABC AABACDBACD BACDAABCDA CBACACDCAA 其中:A 代表《西游记》,B代表《红楼梦》,C代表《三国演义》,D代表《水浒传》。 (1)将以上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2)该班同学喜欢_____的最多。 (3)你认为(2)中的结论能代表全校同学的情况吗 随堂训练 解:(1)将数据分组整理如右表: (2) 《西游记》 (3)不能。理由:所抽取的样本 不具有代表性。 数据的整理 意义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