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欢迎走进历史课堂 一图一画一世界 一文一字一乾坤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与中国隔海相望。 岛屿众多 山地众多,平原少 多火山地震,资源匮乏 便于发展渔业,航海业 忧患意识较强 发展机遇: 世界史上册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标要求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学习目标 1、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了解6世纪以前日本的社会概况。能依 据史料分析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措施及作用,了 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和幕府统治确立等史实,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 的关系,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2、通过大化改新的实施,认识日本善于取长补短、学习创新的 精神,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第一关GO! 请您查收6世纪前的日本任务单! 1.了解大和政权的统治 2.了解史书里的中日交流 我是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人称“大王”。主要依靠贵族统治全国。在1-2世纪的时候,我们的领土上曾经有100多个小国。3世纪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 1世纪 2世纪 3世纪 4世纪 5世纪 6世纪前 的日本 出现上百个国家 奴隶制国家 “大和国”出现 大和政权 统一日本 【关卡1】了解大和政权的统治 B.私有民 请选择王室和贵族的私有财产 A.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什么形式组织生产 “部” A.私有领地 请完成下列连线 从事农业 从事海洋捕捞 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 织锦部、锻冶部 “海部” “田部” B.私有民 【关卡1】了解大和政权的统治 在日本部民的地位如何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史书里的记载和文物相互 印证了什么史实? 公元1-3世纪的日本与中国有“通使”关系,并定期向中国进贡。 教材52页 《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倭王印 作为一个统治者,不仅要管理好本国事务,还要善于开展对外交往。中国和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为了了解两国交往历史,我开始翻阅史书。 【关卡2】了解史书里的中日交流 恭喜闯关成功 碎片一张 第二关GO! 请您查收大化改新任务单! 1.了解大化改新 2.了解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关卡1】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 材料一 (645年)(贵族)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己财, 征战不已, 或者兼并数万顷田。(645年)(贵族)各置己民, 恣情驱使。 ———《日本书纪》材料二 (7世纪) 五谷不登, 百姓大饥饿, 老者瞰 (啃) 草根而死于倒垂, 幼者含乳以母子共死。 ———《日本书纪》 材料三 唐太宗在位时期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使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 七下历史教材 繁荣稳定,制度先进。 【关卡1】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 贵族征战不已; 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动荡不安, 民不聊生 依据史料探究此时期中日现状 遣唐使船(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时间 改革者 效仿国家 政权 公元646年 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中国唐朝 孝德天皇 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天皇则被鼓吹为高天原(天界)的主神———天照大神的子孙。 日本国旗 【关卡2】了解大化改新的概况 政治 中央 地方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吏管理 太政官 宫 内 省 神祇官 天皇 太藏省 刑部省 兵部省 民部省 治部省 式部省 中务省 二官八省制 唐朝的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