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7904

14《文言文二则》学奕 课件+教学设计+学习单+练习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40167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言文二则,学奕,课件,教学设计,学习,练习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14.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语文教材 六年级下册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1 年 12 月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 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3.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知道文中说明观点的依据。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点和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读懂题目 1.我们以前学过哪几则文言文?对于学习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多朗读、看注释、懂句意、 释全文、明道理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2.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文言文二则》是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节课学习第一则文言文《学弈》。 3.结合注释①,了解孟子其人和《孟子》一书,“学弈”的意思即是学习下棋。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1.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 2.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范读。语速较慢,便于边读边思考;停顿恰当,意思表达才清楚。 (2)再读课文,解决难读的语句。“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领读课文,提升能力。 老师领读后,学生再齐读、自由读、抽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解决学生文言文难读通顺的困难。 三、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1.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同学讨论。 2.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3.交流分享,理解大意。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后,先自由练读,再抽读评价,最后齐读,读出情感。 四、领悟道理,练习背诵 1.领悟道理。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他用什么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或者三心二意。 2.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提出背诵方法的建议,如,边读边理解边背诵,熟读成诵,同桌合作互相提醒着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最后根据表格集体背诵。 3.梳理结构,小结课文。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文档字体请使用“黑色,宋体,五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件网) (部编版)六年级 下 文言文二则-学奕 第14课 第5单元 人文主题:科学精神 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习作要求: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学弈》 第一课时 《学弈》只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古人写的文章呢?(有什么方法呢?) 多朗读———看注释———懂句意———释全文———明道理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书集中反映了孟子的基本思想。 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初读课文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h nɡ)鹄(hú) /将至,思/援弓缴(zhu ) /而射之。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弈秋②,通国③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