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1538

2025年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背诵闯关 讲义

日期:2025-02-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5757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年春,统编,五年级,下册,课文
  • cover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背诵闯关 课文题目 背诵内容 注 解 是否过关 检查人 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初夏,农人白天在田间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女各有家务劳动。孩子们不会耕田织布,却在那桑荫下学着种瓜。 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是 □否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意】小孩子早晨起来,将铜盆中的冰取出来,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过树林,忽然冰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破碎一般的声音。 金盆:一般指铜盆。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磬: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玻璃:古代常指一种玉石。 □是 □否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池塘四周长满了绿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处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慢慢地朝家而去,手中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陂:池岸。 漪:水中的波纹。 腔:曲调。 信口:随口。 □是 □否 语文园地 —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意】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逢着,唯恐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啊!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临:将要。 意恐:心里很担心。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比喻慈母之恩。 □是 □否 语文园地 二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意】春天的夜晚十分静谧,山中一片空寂,只有规划在无声地飘落。明月升起,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它们在这春天的溪涧不时地鸣叫。 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春山:春日的山。 空:空寂、空空荡荡。 月出:月亮升起。 惊:惊动、扰乱。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是 □否 9 古诗三首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意】青海湖上绵延的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独的城池遥望着玉门关。黄沙漫漫,将士们身经百战,铁甲被磨穿,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难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省的地说明了战士们战斗的激烈与艰难。 暗:说明了环境的阴暗,强调了战士们与敌人战斗得十分惨烈。 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得各部族政权。 □是 □否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意】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日夜盼望官军来收复失地,盼了一年又一年。 【难点】“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诗抒发诗人内心情感,诗人由北方得景物联想到在金人统治地区的宋朝百姓,不禁发出感叹。“泪尽”写出了诗人企盼南宋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次落空的失望之情;最后依据,诗人借遗民之口表达自己失望但尚未绝望的心情。 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 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 胡尘:指金统治地区得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 王师:指南宋朝廷得军队。 □是 □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 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