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1.6 食物链和食物网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在前面学习了植物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和动物是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基础上编排的。这一课是通过认识和研究食物链与食物网将植物与动物联系起来,对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重点研究。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的,为后面认识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做铺垫。教材安排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谁吃谁,第二部分是水田里的食物网。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四年级《呼吸与消化》单元的学习已认识到食物中存在营养,所以本课的学习起点是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能量),摄入食物可以储备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其中就体现着食物中能量的流向问题。在学能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于事实证据和知识储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知道动植物所需的能量(养分)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 (科学思维)能够通过“模型”的观察、分析与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探究实践)能够正确认识动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态度责任)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保护一种动植物就是保护很多种动植物。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掌握食物链的表示方法。 难点: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生物套筒、不同颜色的棉绳5条、塑料套圈6个、生物头环(绿豆苗、蚜虫、蜗牛、瓢虫、青蛙、鸟)、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动物的食性介绍资料、教学课件、“模拟食物网游戏”记录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1.谈话导入:我们种的绿豆苗长得怎么样?你在绿豆苗丛中发现了哪些生物? 2.学生交流。 3.设疑:你们是否在绿豆苗上找到过被动物吃过的痕迹?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动物吃过的?绿豆苗与它周围的生物有着哪些食物关系? 4.引出课题:食物链和食物网。 探究与发现 活动1.寻找并记录生活在绿豆苗周围的生物。 (1)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活动2.观察绿豆苗的生长状况,找找有没有被动物吃过的痕迹,推测是什么动物吃过绿豆苗。 预设:叶子上有破洞,有被吃过的痕迹。 预设:蚜虫、蜗牛或蟋蟀吃过绿豆苗。 活动3.讨论在绿豆苗从中发现的动物,哪些会吃绿豆苗,它们又会被谁吃掉。 (1)生自由回答。 预设:蚜虫会被瓢虫吃掉,瓢虫又会被蜘蛛吃掉。蟋蟀和蜗牛会被小鸟吃掉。 (2)提出问题:动物为什么要吃食物呢? 预设: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作食物,只能从食物中获得能量,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3)精讲概念“食物链”。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活动4.在绿豆苗生长的地方再找出几条食物链,用套筒游戏与同学交流食物链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1)游戏材料:四个大小不同的套筒,从小到大依次贴上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 (2)游戏要求: ①将这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用套筒表示出来,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②如果用“文字”和“→”表示这四种食物关系,你会怎么表示? ③理由是什么? (3)游戏过程:①把印有不同生物的纸卷成桶状,做成套筒。②绿豆苗套筒套入到蚜虫套筒,蚜虫的套筒套入瓢虫套筒,瓢虫套筒套入蜘蛛套筒中。这样,一条食物链的套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