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3.4二氧化碳(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等于吸收总量,达到“零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碳中和”理念的是( ) A.推广太阳能发电 B.践行光盘行动 C.焚烧所有垃圾 D.开展植树造林 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CO2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取气体 C.收集气体 D.验满 3.下列现象仅能体现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塑料瓶变瘪了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4.在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一),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二所示,则图二中表示石灰石与盐酸脱离接触的是下列哪一段( ) A.ab B.bc C.cd D.bd 5.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3纸花变色,2、4纸花不变色 B.上方木条先熄灭,下方木条后熄灭 C.对比1、3纸花的现象,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对比3、4纸花的现象,说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6.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7.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 B.Ⅰ的作用:证明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是酸性物质 8.一些食品包装袋内充满某种气体,对食品具有保护作用(如图)。为了探究食品包装袋内该气体的性质,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思考和活动。小组同学猜想食品包装袋里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于是收集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并进行以下实验操作,其中可验证其猜想的是( ) 通入气体观察蜡烛是否熄灭 B.通入气体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C.通入气体观察气球是否浮起 D.充满气体的试管内水面是否上升 9.小科做了关于二氧化碳相关性质,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甲实验中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C.乙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液面上升,溶液由紫色变蓝色 D.若乙中试管换成矿泉水瓶,则一段时间后瓶身会变瘪 二、填空题 1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 (用字母表示)。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了一瓶氧气,准备完成细铁丝燃烧实验,如图甲。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接下去的操作是等到火柴 (选填“燃得最旺”或“快燃尽”)时将铁丝伸集气瓶内。 11.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为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选填“甲”、“乙”或“丙”)。 (2)若用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判断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12.科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 。 (2)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填字母)。 (3)图C所示实验中,拧紧盖子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