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8969

蛇的故事+蛇字成语+俗谚+歇后语+五十副对联

日期:2025-04-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9次 大小:248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故事,蛇字,成语,俗谚,歇后语,五十
  • cover
蛇的故事+蛇字成语+俗谚+歇后语+五十副对联 2025年说说那些关于“蛇”的故事 1.杯弓蛇影 《晋书·乐广传》曾有杯弓蛇影的记载。乐广有次请朋友在家中欢聚饮宴,之后一位好友居然卧床大病。乐广闻讯赶紧前去探望,问及病因,才知道是好友饮酒时,总看见杯中漂浮着一条小蛇。喝干酒,杯中则不见蛇影,如此好几条小蛇下肚,钻胃穿肠,岂有不病之理。乐广听毕一笑,将好友带到家中,指着墙上高挂的一张蛇形弓,说是此物作怪。好友疑虑打消,病体不治而愈。可见古人曾多么恐惧蛇,恐惧得年深日久,恐惧到见蛇影而自危! 2.蛇为何成为十二生肖 很久之前蛇和青蛙是好朋友。那时蛇有腿,而青蛙没有腿。没腿的青蛙很勤快,帮着先民除害虫,保护庄稼。蛇则懒到极致,吃饱了就躺着,若有人惊扰了它的美梦,张口就咬。土地神十分恼火,就向玉皇大帝控诉蛇的罪状。玉皇大帝查证后奖勤罚懒,砍掉蛇的四条腿赐予青蛙。蛇受到惩罚,反省过错,每次反思都要蜕掉一层皮以示自新。蛇为了将功补过,拖着长长的躯体钻洞、潜伏,不声不响地捕食老鼠和害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止死而后已,死去的蛇还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人类作药治病。正巧玉皇大帝要册封十二生肖,悔过自新的蛇就跻身于这个光荣行列。 3.高祖斩蛇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当亭长时押送一批民夫去骊山为秦始皇修造陵墓,一天,探路者回来说,前面有大蛇挡道,不敢通过。“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后来,有人看见一个老妇人在斩蛇处哭泣,问她哭为何故?老妇人答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据推测,刘邦当上皇帝后自知出身低贱,便以斩蛇之勇炫耀超人的胆魄。堂堂帝王借助斩蛇立威,此蛇虽死犹荣,将蛇族带入“高光时代”。 4.夸父持蛇 《山海经》写道:夸父“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巨人夸父与太阳竞跑,追到最西面也没赶上,眼看着太阳落下。口渴难忍的他,喝干了黄河水和渭河水,还是干渴难忍,欲赶往北面的大泽喝水,未到即渴死于中途。他掉下的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树林。 5.女娲的人头蛇身 洪水泛滥,先民尽被淹没,唯有伏羲、女娲兄妹存留世上。天帝命令兄妹二人成亲,这才繁衍下众多华夏子孙。传说中的先祖伏羲、女娲是何等身材、容貌?《楚辞·天问》写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释:“女娲人头蛇身。”而郭璞注释《山海经·大荒西经》也同样认为:“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观赏古人为伏羲、女娲所作的画像,二位先祖都是人面蛇身,而且两条蛇身扭结为一体,难分难舍。 6.画蛇添足 西汉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记载: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7.民间柳仙 柳仙就是蛇。蛇怎么会成为柳仙?这与神话里共工的臣属、凶神相繇有关。相繇,又称相柳,《山海经·海外北经》写道:“蛇身九头,食人无数,所到之处,尽成泽国。”相柳,其原型就是蛇。因此,把蛇称作柳仙顺理成章。也有人认为,柳仙是对蛇的赞美。柳树万条垂下绿丝绦,微风吹来,条条飘逸飞舞,婀娜多姿,总让人联想到娇柔的女子。自古以来,文人喜欢用杨柳腰形容女子纤细的身材,柳叶眉也是古代美女的标志之一。蛇,身肢柔和,可与柳树、仙女媲美,封为柳仙自然而然。 8.古典文学中的蛇 “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在《诗经·小雅》中,女子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