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0612

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166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2024,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
  • cover
课题 圆的周长(1)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认识圆的周长,能运用滚动、绕绳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等活动探索直径和周长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掌握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难点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钟表、圆规 学具准备:正方形纸板、剪刀、圆规、计算器、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 一、情境引入(6分钟) 1.出示一块钟表。 (1)提问:你能猜想秒针的针尖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吗? (2)老师演示秒针的运动过程,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2.操作感受圆的周长。 (1)组织学生在正方形纸板上画一个最大的圆。 (2)引导学生观察圆规走过的曲线,初步理解圆的周长。 (3)师生共同剪圆,明确什么是圆的周长。 1.(1)学生猜想,小组内交流。 (2)观看老师演示,证实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秒针的针尖走过的是个圆形。 2.(1)学生画圆。 (2)感受圆规走过的曲线,指出圆的周长。 (3)沿着圆的周长将圆剪下来,说出什么是圆的周长。 1.能正确求出边长是4cm的正方形的周长。 2能描出和叙述圆的周长。 二、合作探究,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15分钟) 1.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怎样测量圆的周长。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圆的周长,教师巡视。 (3)提问: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测量吗?(老师拿出一段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手执另一端转动,形成一个圆) 2.(1)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组织测算: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用计算器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填写表格(书中表格)。 (3)引导学生汇报实验的测量数据。 (4)提问:观看填写的实验单,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5)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63页圆周率的知识,汇报学习所得。 3.组织阅读资料“你知道吗?” 4.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推导。 (2)汇报推导过程。 (3)组织学生讨论计算圆的周长所需要的条件。 1.(1)小组讨论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2)每小组选择一种,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3)观察老师演示,思考回答问题。 2.(1)小组内猜测,圆的周长可能与直径或半径有关。 (2)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动手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用计算器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填写表格(书中表格)。 (3)汇报实验测量的数据。 (4)汇报在操作中的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三点几,也就是说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5)初步了解圆周率,汇报获取的知识。 3.了解祖冲之的相关资料。 4.(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推导过程,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3)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明确:要想求一个圆的周长,必须要知道圆的直径或半径,然后利用圆的两个周长公式来求圆的周长。 3.自选学具测量圆的周长,同桌交换再量一次,做好记录。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再验证。 三、解决实际问题。(5分钟) 出示教材第64页例1。 引导学生利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尝试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出示习题。 读题,利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2πr或C=πd来解决问题,全班汇报。 4.能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巩固练习,能力提升。(12分钟) 1.选择。 (1)圆周率是一个( )。 A.有限小数 B.无限小数 (2)求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的( )。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倍。 A.3.14 B.π C.3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