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dd/dd6395f520cf55114145778ba6d6a753.png)
《田家四季歌》 教学目标: 会认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季节、农事等5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田家夏秋两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对农民的敬意。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田家夏秋两季农事。 教学难点: 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对农民的敬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春风吹来,小草发芽了,美丽的花朵开了,蝴蝶也开始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那么美丽的风景相伴,老师带着大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我们坐上幸福的列车,来到第一站,感受田园之美。(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美丽的田家风光) 2.识记“季”,指导“季”的书写并组词。 二、学习第二小节(农事忙,奏响田家夏季歌) 1.观察:“农”的字理演变,直观感受“农”与土地的不解之缘。 2.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圈农事:采桑、养蚕、插秧。(认读) 4.认识象形字“桑”,结合字理识字,感受很多手在树上采摘桑叶的忙碌,读准带有“桑”的词。 5.借助丝巾的画面,引出蚕宝宝需要不停的吃桑叶而后才能吐丝最后织成丝巾,在蚕宝宝长大吐丝的过程中需要农民伯伯不停的采摘桑叶来喂养,感受农民伯伯采桑养蚕的辛苦。 6.插秧,进一步体会农民伯伯的不容易。(观看插秧这个农事活动的视频,课前调查时发现,孩子们对插秧这件农事非常的陌生,班里大部分孩子说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插秧,所以就很有必要通过直观的视频资料,让孩子们看到插秧的整个过程,了解插秧这项农事,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 7.学习“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三、学习第三小节(丰收乐,唱响田家秋季歌) 1.抽生读课文。 2. 学习“稻上场”,强调“场”的读音。结合图片释义,稻上场就是在场院中晒谷子。(插入秋季里面稻上场的整个场面,因为孩子们不是很熟悉,所以借助这些图片资料让他们走进这个情境中) 3.借助画面,理解比喻句“谷像黄金粒粒香”。了解丰收果实的背后是农民的辛苦付出; 4.借助图片,感受秋季丰收的景象;(插入第三段视频呈现了丰收的场景)让孩子们体验丰收的喜悦,感受农家的喜悦心情。“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补充“中国丰收节”以及袁隆平爷爷在研制、种植杂交水稻方面做出的贡献。 5.读中巩固,熟读成诵。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完成作业任务单,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师生共同评价作业任务单。 2、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生字。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感受到了田家夏秋两季的不同景象以及农民的辛勤劳动,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的珍惜粮食,感恩农民们的辛苦付出。 板书设计: 田家四季歌 采桑 养蚕 插秧 辛苦 《田家四季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共4个小节,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四季的农事活动,表现了田家人劳作的辛劳和收获时的喜悦。 首先课堂表现评价。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精神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其次对学生的朗读、发言、写作等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最后作业评价。通过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包括生字书写、词语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给予准确的评价和反馈。对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通过以上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