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1188

【核心素养目标】2.1.1 藻类、苔藓和蕨类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2-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8752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七年级,人教,格式,蕨类,核心
    第二单元第一章 藻类、苔藓和蕨类 【教材分析】 《藻类、苔藓和蕨类》是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植物的类群”中的第一节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绿色植物的起点,为后续学习种子植物以及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通过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生殖方式等特点,进而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但对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具体特征和分类可能比较陌生,同时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在观察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形态结构的适应性这一知识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初一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准确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中。 初一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观察和探索。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展示实物、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初一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科学思维:1通过观察三种植物的实物或图片,学生培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2.尝试收集、整理资料,提高分析资料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态度责任:学生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2.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不同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诗词大会: 找出古诗中描写的生物 1.春来江水绿如蓝,柳色清新锦帐垂。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蕨芽初长嫩绿香,一畦春露湿芒鞋。 思考 通过古诗赏析,找出与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点,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新授课 1.藻类 结合书本资料,思考: ①在哪里可以找到藻类?(生活环境) ②藻类是长什么样的?(结构特征) ③藻类是怎么繁殖下一代的?(生殖方式) ④藻类与人类有什么样的关系?(与人类关系) 展示各种藻类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及书本知识,说出藻类的生活环境。 展示海带和紫菜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认识海带的结构,并说出藻类的结构特征 设问:所有的藻类都是单细胞的吗?藻类又是如何获取营养的? 藻类是如何繁殖后代的? 展示孢子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藻类靠孢子繁殖后代。 问: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藻类呢?他们与人类的生活有关系吗? 如果藻类过渡繁殖,是否会给我们带来危害? 展示8水华和赤潮的图片,介绍水华和赤潮现象 小结: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但全身细胞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叶绿素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孢子繁殖,既有利于人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人类带来困扰和伤害。 认真阅读书本,小组合作,得出结论 藻类生活在水中,有的在淡水,有的生活在海水 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衣藻是单细胞生物,藻类的细胞中一般都含有可吸收光能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孢子生殖 根据书本及生活常识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阅读和小组合作,锻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以问题串和过渡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