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3680

【新教材】人音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牧童谣》(唱歌课)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267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格式,唱歌,牧童谣,下册,第二
  • cover
《牧童谣》教学设计 课型:唱歌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独唱或齐唱,能在演唱中加入适当的动作,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2.教材分析 《牧童谣》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叙事童谣的湖北民歌,歌词简单、通俗,采用问答的形式,抒发了儿童们热爱光明的真挚情感。这首歌曲由上下句构成一段休,4/4拍,商调式,旋律高亢、舒展、轻松、风趣。“那斯那斯嗨”的衬词增强了趣味性,充分地表现了牧童在放牧对歌时顽皮而活泼的情趣。 3.学情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生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牧童谣》又是一首表演歌曲,教师充分调动学生都主动参与表演,在本首歌曲短小的四个乐句里有三句歌词都是衬词“那斯那斯嗨”,这三句衬词完全一样只有曲调不一样,根据手势可以把曲调唱准,但是学生很难自己想出不一样的动作来表演,所以我选用了小乐器对这一部分进行辅助,在学习新的手势后,用沙锤代表音高,让学生整体分组配合表演,达到丰富课堂的效果。 二、学习目标 1.认识6(la)并唱准其音高。 2.学生能够用风趣、准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牧童放牧的愉快心情。 3.能够选择不同的节奏,尝试填上“mi,sol,la”三个音并唱一唱。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学生能够用风趣、准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牧童放牧的愉快心情。 学习难点:能够选择不同的节奏,尝试填上“mi,sol,la”三个音并唱一唱。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体会乐曲的欢乐情绪 导入部分 1生:放牛娃,吹笛子。 生:牧童 3.认真聆听。 1.出示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笛子的图片并提问:画上出现了什么?谁在干嘛? 2.如果这是一种职业的话,会是什么?请选择(A牧童 B演奏家) 3.牧童这种职业服务的对象不仅有牛,还有羊,马、鸭子等等。因为和牧童在一起的动物不会说话,牧童就会做一些事情来自得其乐,比如吹笛子呀唱歌呀。接下来这位小牧童就唱了一首歌,我们来听一听他都唱到了什么? 认真观察聆听,积极回答问题。 1.认识6(la)并唱准其音高。 2.学生能够用风趣、准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牧童放牧的愉快心情。 3.能够选择不同的节奏,尝试填上“mi,sol,la”三个音并唱一唱。 新知新学 活动一:初次感受歌曲 1.生:太阳、草地、牧童。 2.生:美。开心、快乐、愉快…… 生:那斯那斯嗨。三次。 活动二:学唱歌曲。 认识6 判断并跟琴演唱: 生:3唱mi 3.按照老师的要求用正确的姿势和位置跟琴演唱“6” 4.跟着老师学做手势并演唱。 5.根据老师的手势边模仿边演唱。 6.自由发言演唱展示。 根据老师的提示尝试演唱。 (二)演唱相同歌词乐句。 1.按照老师的要求演唱。 2.接龙演唱。 (三)学唱不同乐句旋律和词 1接龙唱,并认真聆听思考,老师的歌词特点是一问一答。 2.生:对唱。 4.跟着老师的琴练习唱, 5.填入歌词演唱。 6.跟琴对唱练习。 7.跟琴,完整演唱前四段。 (四)学唱最后一段 1.每一句的歌词都不一样 2唱了太阳、草地、光明。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3.跟琴学唱,唱出喜悦之情。 (五)完整的演唱歌曲 1.完整弹琴,集体演唱。 2.分小组表现。 3.挑选个别同学演唱。 活动一:初次感受歌曲 1.播放音乐并在黑板上画出歌中唱到的景色。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从歌声中都听到了什么内容? 2.你们觉得美吗?牧童在这么美好的景色里放牧他们的心情怎样? 3.歌曲中哪句歌词最能表现牧童的心情呢?跟着音乐唱一唱,并数一数每段中他都出现了几次? 活动二:学唱歌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