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4320

第1课 《邓稼先》课件+素材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436155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邓稼先,课件,素材
    (课件网)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邓稼先 杨振宁 新课导入 当今的中国,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又到强起来,如一头苏醒的巨龙,凌凌然不敢犯我威严。然而我们应该始终铭记那些人。他们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与邓稼先有着50年友谊的杨振宁先生写下的纪念文章,经由文字走近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的楷模———两弹”元勋邓稼先,感受“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的人格魅力。 学习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搜集有关杨振宁、邓稼先的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常考词语。 2.精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 3.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4.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01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芝加哥大学博士,历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2015年,93岁高龄的杨振宁放弃了美国国籍,选择重新转为中国国籍。2017年2月,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介绍 邓稼先(1924.6.25-1986.7.9)中国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成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 写作背景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同志逝世七周年纪念日,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杨先生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无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作者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 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 文学常识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关于“两弹一星” 文学常识 两 弹元勋 钱三强 赵九章 姚桐斌 钱骥 邓稼先 程开甲 王淦昌 彭桓武 黄纬禄 屠守锷 钱学森 周光召 杨嘉墀 陈能宽 陈芳允 吴自良 任新民 孙家栋 朱光亚 王希季 王大珩 于敏 郭永怀 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 文体常识 传 记 定义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 特点 记言记行并重,大节细节并重,真实性、文学性。 分类 从叙述人称 自传、他传。 从创作方法 历史性传记、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 一般的传记以叙事为主。有一种传记,一面记叙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价,被称为“评传”。 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 预习检查 任务一:梳音晓义·牢记字词常识 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然后大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