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4377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770809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6课,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阅读教材导言、注释,“战国”这一名称是怎么得来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年代? 战国时期:一般指的是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维系周王室的分封制走向瓦解,,齐楚秦燕赵魏韩等战国七雄同时并存。各国以统一为目标,进行兼并战争。 一、战国七雄 对比地图,思考: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变化? 春秋后期形势图 战国初期形势图 东南西北到中间 齐楚秦燕赵魏韩 变化: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诸侯国疆域进一步扩大。 战国七雄是怎样形成的? 战国初期形势图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所瓜分 田氏代齐:齐国国君之位被大夫田氏所夺取 依据教材指出兼并战争的主要战役、特点、性质、影响? ①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②马陵之战:魏vs齐 ③长平之战:秦VS赵(纸上谈兵) 1.主要战役: 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规模大、兵力多、区域广、时间长、很残酷。 2.特点 4.影响 3.性质:已经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战争。 战国铜虎符 当时各国多实行虎符发兵制。虎符分为左右两半,国君和主帅各持一半,能合上才能调兵,反映了君主对军权的绝对控制。 山东齐长城遗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互相防御,以及抵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纷纷修筑长域。 二、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相继展开变法运动? 目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 ●阅读教材,简述出现了哪几次著名的变法? 李悝(kuī)在魏国推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 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发展经济,增强军力。 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组建骑兵部队,称作“胡服骑射”。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出生于卫国,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功被秦国封于商,故称商鞅。 商鞅变法的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商鞅变法的内容? 领域 内容 作用 政治 ①确立 ,由国君 治理。 ②废除贵族的 。 ③改革 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①废除 。 ②鼓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 ③统一 。 军事 奖励 ,对有军功者 并 。 县制 直接派官吏 世袭特权 户籍 旧的土地制度 耕织 免除徭役 度量衡 军功 授予爵位 赏赐土地 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 有利于新兴地主掌权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国力增强 有利于通过军功途径参政,壮大军事力量 军队战斗力 政治秩序 商鞅变法有何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归纳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 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 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三、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农业 ① 的使用日趋普遍 ② 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手工业 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 商业 日益发达, 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 , 伟大工程的 各国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是 。 铁器 牛耕 分工 商业 货币流通 中心城市 秦国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