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本单元是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1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1篇口语交际,1次习作,1个语文园地。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古诗三首 1 词句引入,揭示课题 春暖花开 柳绿花红 春暖花开 草长莺飞 绿树成荫 蝉鸣阵阵 烈日当空 小荷初绽 1.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2.背一背你积累的关于早春、初夏的诗词。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 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3.揭示课题,理解题意,了解三首诗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读一读三首诗的题目、作者和所处时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读了题目,大家有什么疑问吗?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颠沛流离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即兴而作。 这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春江晚景》的题画詩。苏轼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面。 这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初夏的景色。全诗明快自然,极富生活韵味。 学习《绝句》,领会学法 1.初读感悟,整体感知。 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读,读准节奏。 2.学习第一句。 结合注释,你读懂了什么? 江山沐浴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想象画面读一读。 有感情地读一读。 3.学习第二句。 正确书写汉字“融、燕、鸳、鸯”。 想象画面说一说,体会“飞”“睡”两个动词的妙用。 这两个字能换成其它字吗? 不能。飞行的燕子和熟睡的鸳鸯,是极富生活情趣的对比。 对比动静描写,有感情地朗读。 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活动:看谁背得快。 丽 香 飞 睡 5.活动:看谁记得牢。 课堂作业本默写《绝句》,看谁又快又准确。 6.总结学习古诗方法。 (1)读要正确通顺; (2)写要规范认真。 (3)边读边想象画面。 (4)背诵熟练并能默写。 应用学法,学习后两首诗 1.读一读,读准字音。 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读,读准节奏。 2.写生字“惠、崇、减” 生字本自由练写,同桌相互检查,发现错误。 总结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3.结合注释说一说。 在这两首诗里,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想象说话:早春时节,鸭子下河试水时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想象画外之景:河豚想跳出水面,它会说些什么?它的动作什么样呢? 4.看图读诗,学习《惠崇春江晚景》变静态图为动态图的表达方法。 5.说一说《三衢道中》初夏时节的对比描写 往年黄梅雨天V.S现在“日日晴” 山林的幽静V.S黄鹂鸣叫 读诗发现:作者在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想象说话:使人看到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