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6677

【核心素养】冀少版生物七下3.2.1.1《血液》教学设计(表格式带反思)

日期:2025-02-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725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血液,反思,格式,教学设计,核心,3.2.1.1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消化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 血液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血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了解不够深入。他们对实验和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理解血液作为流动的结缔组织,其组成和功能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讨论和分析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学习血液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理解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血液的组成 教学难点 血细胞的形态结构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生活中常出现意外事故,很多人因为失血过多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如果能够及时输血,他们可能很快恢复健康。为什么血液对人体这么重要呢?血液有哪些功能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课 1.血液的组成 教师活动: 讲解血液的组成,展示血液分层示意图,说明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详细讲解血浆的成分和功能,包括水、血浆蛋白、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指导学生找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比较各种血细胞的数量 2.血细胞 教师活动: 讲解红细胞的特点,包括形态、数量、颜色和血红蛋白的特性。 详细讲解红细胞的功能,即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 讲解白细胞的特点,包括体积、形态、数量和种类。 详细讲解白细胞的功能,即吞噬病菌,保护和防御机体。 教师活动: 讲解血小板的特点,包括大小、形态和细胞核。 详细讲解血小板的功能,即加速凝血和止血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教师活动: 讲解血常规化验单的正常参考值,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正常范围。 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判断医生的诊断结果与血液中的哪种成分有关。 讲解贫血、炎症、血友病和血栓等常见血液问题的化验结果特征。 观看血液分层示意图,理解血液的组成。 讨论红细胞的功能,理解血红蛋白在氧气运输中的作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回答 学生合作学习,结合教材总结内容 通过直观的示意图和显微镜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血液的组成和血细胞的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性教学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方法。 板书设计 《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 1. 血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运输代谢产物和激素 2.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课后作业 任选一种细胞做模型或绘图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成功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识别了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学会了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参与度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较好。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培训、增加具体案例分析、增强课堂互动和作业反馈,以提高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