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7021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件(共21张PPT)+教案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514132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设计为单元写作任务,所选篇目主要为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也涉及到单元中的三篇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 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单元写作任务为“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本设计将单元写作任务的指导与议论文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进行例证写作。教学设计的重点是通过合作探究制定合理的例证写作量表体系,并据此开展自评与互评;学会筛选并组织典型事例,确保文章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2.学情分析 议论文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谓重中之重,但现实是写作课程经常以描述性知识为主,缺乏过程指导。这种教学导致教学者依据经验批阅,学习者凭借感觉创作,写作成为师生共同的痛点。 高一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了解有限,对议论文写作也较为陌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设计尝试把《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进行例证写作作为突破口,基于写作评价量表来设计活动,打通单元学习任务。以一周的授课时间,帮助学生提高对材料的提炼和转化能力,从事例的选择、裁剪、表述等方面对例证法有所掌握,并能够根据文章观点创作合适的例证。好的事例就像白雪一样能够“遇象能鲜,即洁成辉”,让文章的论点更加鲜明、鲜亮、熠熠生辉、无懈可击。 【学习目标】 1.梳理课文行文脉络,筛选、提炼人物典型事例 2.归纳制定事例写作评价标准,促进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估 3.建构事例写作思维框架,并在实用性文本写作中迁移应用 【教学任务】 任务一:梳理文章,理清思路(1课时)活动1:了解新闻评论文体特点,阅读《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文章,完成以下任务: (1)理清行文思路;(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2)析取工匠精神的内涵,明确其时代价值与意义:(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在原文中标注,梳理内涵之间的层次关系) (3)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分享并完善成果 构建思维导图作用是在于引导写作的基本走向",影响事例的选择与安排。本活动旨在能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清晰的把握,并通过分解文章题目与阅读全文,了解核心念内涵的几个层次。(了解新闻评论标题具有提示议论范围的作用,不可小觑。) 通过生生互动,必要时由教师补充引导,基本明确以下内容: 文章结构:层递式结构 工匠精神的内涵层次: 工匠精神 匠/技层面 职业品质、专业精神 生命哲学、人生信念 时代品质 活动2:请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评论添加鲜活的事例,你会选择怎样的事例,又如何来裁剪与表述,结合必修上P56“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的启发,将其移用到上述写作任务中去。 (挑选其中两个不同段落各写一则例证,选取典型事例,表现其精神品格,契合文章内在逻辑结构) 该活动学生可以适当查阅资料,课后完成。事例写作可帮助学生根据新闻评论的观点选择合适的事例,初步感知事例服务于评论的立场,以及新闻评论直面现实、有的放矢的文体特点。 任务二:评写一体,以评促改(2课时)活动 1:集思共享,典例相析 (1)头脑风暴。同学共享个人所选事例根据上述文章结构初步评判事例类型和所在文章段落位置是否得当。 (在头脑风暴环节中,一学生提出质疑认为所选事例应该更加广泛,涵盖古今中外,但大家所选的事例呈现出的特质多是在当下和中国,因而论证的广泛性不足。此时教师请其他的学生来帮助解疑答惑,有学生提到这是源于《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的时代性,该篇新闻评论出自《人民日报》,直面社会现实,具有舆论引导性。) (2)典例呈现。通过对典例的共同鉴赏由学生给出评价,分享个人对事例写作的初步认知,从而明确客观评价标准对写作的指导和修正作用。 呈现某学生为第3段所写事例: 工匠精神的形成,饱含着一个技术工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