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1589

【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唱脸谱》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0574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下册,课堂,唱脸谱,单元,第二,七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1课《唱脸谱》。 【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1课唱歌课。《唱脸谱》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与戏曲音乐结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全曲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时代感,是群众喜爱的“戏歌”。 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不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歌曲由引子、A段、间奏、B段构成。A段是通俗歌曲形式,包含四个乐句,主体部分模拟京剧“旦行”的唱腔特点,用甜美委婉的声音唱出。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转为降E调,出现了京剧西皮流水板的音调,主要采用了“净行”的唱腔,以洪亮、宽厚的声音演唱。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维妙维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习京剧独有的特性,用歌唱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感知京剧的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加深对中华民族经典传统戏剧戏曲音乐的理解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重点是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和人物性格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难点 难点是在演唱中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能够准确地模仿京剧唱腔。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京剧中有多少张花脸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不同的花脸代表的人物和性格一样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谁能举例说明?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有京剧味道的歌曲《唱脸谱》(书写板书《唱脸谱》)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唱脸谱》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与戏曲音乐结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全曲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时代感,是群众喜爱的“戏歌”。你们对京剧了解多少?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京剧融合了多种戏剧形式,有200多年历史。其主要唱腔有“西皮”和“二黄”。西皮的曲调比较明快高亢,像《四郎探母》中就有典型的西皮唱腔;二黄则比较深沉、委婉,在《二进宫》里可以很好地体现。京剧的角色有哪些?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