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序曲赏听》第1课《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材分析】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序曲赏听》第1课唱歌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歌曲,由德国诗人海涅作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谱曲。歌曲创作于1834年,是门德尔松六首歌曲作品的第二首,当时他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海涅的诗则创作于1822年,以细腻的笔触和对大自然的灵动描绘,将异域的美景与对爱情的憧憬融为一体。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这首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浪漫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难点 歌曲的音准和节奏,尤其是在歌曲的高音部分,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中国有很多艺术歌曲,你们知道有哪些?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中国的艺术歌曲有《送别》、《花非花》、《我爱你中国》等,那外国有没有这样的艺术歌曲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外国艺术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书写板书《乘着歌声的翅膀》)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曲家: 教师:请同学们聆听音乐,通过聆听乐曲,你想到了什么画面?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歌曲,由德国诗人海涅作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谱曲。歌曲创作于1834年,是门德尔松六首歌曲作品的第二首,当时他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海涅的诗则创作于1822年,以细腻的笔触和对大自然的灵动描绘,将异域的美景与对爱情的憧憬融为一体。节拍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是6/8拍,同学们知道6/8拍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6/8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 弱,次强、 弱、弱。下面跟着老师打一下六拍子的节奏 预设:打节奏 教师:6/8拍子的指挥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 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来指挥 预设:指挥 教师: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旋律与伴奏:歌曲以流畅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那么歌词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爱情、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下面打这节奏朗诵歌词 预设: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朗诵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