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1639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2.8《安全地玩》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1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68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道德,法治,二年级,下册,安全地玩
  • cover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8 安全地玩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安全地玩》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中的一课。本单元聚焦儿童日常游戏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培养良好的游戏习惯。本课旨在让学生明白在玩的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不同的游戏场景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进而学会如何选择安全的游戏方式,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案例以及活动园等板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探讨玩与安全的关系,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懂得在游戏中关爱自己与他人,不做危险举动,培养初步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和同伴的安全负责。 法治观念:了解一些与游戏安全相关的简单规则,知道违反规则可能带来的危害,初步形成遵守规则保障安全的意识。 健全人格:面对游戏中的危险不慌张,能冷静思考应对方法,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怕困难,勇于尝试安全的新玩法。 责任意识:主动关注游戏环境,发现安全隐患能及时提醒自己和他人,为营造安全的游戏氛围贡献力量。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游戏场景的安全隐患,如在户外、室内、使用玩具等方面。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游戏原则与方法,知道如何避免危险,保障自身安全。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游戏情境中灵活运用安全知识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将安全意识真正转化为行动。 让学生树立“危险随时可能存在,预防至关重要”的观念,养成时刻关注安全的习惯。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类游戏场景的图片、视频资料,如小朋友在马路上踢球、在公园湖边玩水、在室内追逐打闹等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游戏的示范画面。 制作安全提示卡的卡纸、彩笔等材料,用于学生小组活动。 准备一些常见的玩具,如轮滑鞋、皮球、积木等,便于课堂上直观展示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六、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真实的游戏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不同游戏场景下的安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如寻找图片中的安全隐患、制定安全游戏规则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法: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正反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深入理解安全玩的重要性,以及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后果。 实践体验法:安排课堂小实践,如模拟在不同场地玩耍,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安全游戏,强化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小朋友们在游乐场欢乐玩耍的视频,视频中有玩滑梯、荡秋千、坐旋转木马等场景。提问:“小朋友们,看到他们玩得这么开心,你们想不想玩呀?”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平时喜欢玩的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欢快的游乐场视频,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从学生熟悉且向往的游乐场场景切入,自然引出“玩”的话题,为后续探讨安全玩的问题做好铺垫。 展示一张小朋友摔倒受伤、大哭的图片,提问:“可是有时候,玩着玩着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玩与危险的关联,从而导入新课《安全地玩》。 设计意图:利用鲜明对比的图片,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玩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其中可能隐藏危险,顺利导入本节课核心主题,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大发现 出示一些常见的游戏场景图片,如小区楼下、公园、学校操场、家里客厅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经常玩耍的地方,你们能找出里面可能存在的危险吗?”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围绕一张图片寻找危险点,并派代表发言。 例如,针对小区楼下图片,学生可能指出:汽车来来往往,在路边踢球容易被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