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1662

【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友谊地久天长》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996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下册,课堂,友谊地久天长,单元,第四,七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欧洲风情》第2课《友谊地久天长》。 【教材分析】 《友谊地久天长》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欧洲风情》第2课唱歌课。《友谊地久天长》最早见于1788年,由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当地父老口传的内容记录下来。原诗是苏格兰的一首民间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赞美。后来,这首诗被谱上乐曲,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它不仅是苏格兰的民歌,还在许多国家被翻译成当地语言,成为一首世界经典名曲。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分段教学、精心听辨、视唱法与听赏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并掌握歌曲中的弱起小节、附点节奏等音乐知识。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感受歌曲中表达的友谊的珍贵,激发学生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能够用歌声传达出对友谊的珍视。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人世间有很多情感,你们知道有哪几种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父母的是亲情,男女之间是爱情,朋友之间是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友谊是我们人生当中必经阶段,你们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看待友谊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歌曲感受一下音乐中是怎样描述友谊的。下面我们学习歌曲《友谊地久天长》(书写板书《友谊地久天长》)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音乐,通过聆听乐曲,你想到了什么画面?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友谊地久天长》最早见于1788年,由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当地父老口传的内容记录下来。原诗是苏格兰的一首民间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赞美。后来,这首诗被谱上乐曲,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它不仅是苏格兰的民歌,还在许多国家被翻译成当地语言,成为一首世界经典名曲。乐曲的节拍是几几拍?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乐曲是2/4拍,中速。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再次聆听歌曲,判断歌曲由几个乐段组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这首歌曲为大调式单乐段,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形成正规的起、承、转、合结构。每个乐句均为弱起拍,类似于我国的“起、承、转、合”的效果,逐句紧扣,起伏有层次。歌曲从第一句开始,以平稳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抒发对友人的缠绵、真挚的情感。乐曲的第一、三乐句曲调向上进行,似问句;第二、四乐句曲调向下进行,似答句。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似相互道别,互诉衷肠。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请跟琴演唱第一乐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