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4608

6.2.1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402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6.2.1,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人教
  • cover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6.2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以现实背景为素材,在学生以往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有关图形的知识.“线段、射线、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后学习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由它们构成的,所以,“线段、射线、直线”是今后研究比较复杂图形的必要基础.从本节课开始出现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法、几何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今后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所必备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学生今后的整个几何学习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因此教科书并没有从它们的概念开始介绍,而是直接通过思考和画图开门见山地学习直线的基本事实,学生通过动手亲自尝试,得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基本事实.这个基本事实又被称为“直线公理”,非常好地刻画了直线这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接着,教科书介绍了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的实际应用,直线的符号表示,以及相交直线的概念.线段和射线是与直线密切相关的两个基本概念,教科书引导学生类比直线学习线段与射线的画法和符号表示,以及直线、线段与射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本节课是实际意义上的几何起始课.学生在前一节的学习中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形象化的“感性认识”,而中学学段的几何学习更重视严谨的“逻辑论证”.所以从本节课“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注意督促学生亲自动手落笔画图,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的示范上.教学中,重点训练学生动手操作及学会用规范的几何语言边实践边叙述的能力,逐步适应几何的学习及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了解它在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直观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 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难点:理解画图语言,建立图形与语言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 图片,三角板,几枚图钉,硬纸板条,一根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 猜谜语:(打一基本图形) 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会猜出来分别是线段、射线、直线,进而引出本节课课题———直线、射线和线段. 2. 欣赏图片:绷紧的琴弦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手电筒所射出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作射线,笔直的铁轨可以近似地看作直线. 设计意图:以现实背景为素材,通过欣赏图片,让同学们感受生活中的线段、射线、直线. 3. 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直线、射线和线段,你能画出它们的样子吗?请在草稿纸上画出! 设计意图:通过画直线、射线和线段,让同学们初步感知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图形语言. 4. 你还能回忆起小学学过的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哪些知识点? 名称 图形 端点数 延伸方向 能否度量 直线 2 向两个方向无线延伸 不能 射线 1 向一个方向无线延伸 不能 线段 0 不能延伸 能 把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可得到射线,把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可得到直线.直线、射线和线段还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呢?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对它们进行研究!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探究直线性质 学生活动1:老师在A处订一颗图钉,如果把图钉抽象成一个点,把木条抽象成一条直线,那么经过A点有多少条直线呢?怎样用简练的语言概况呢?(教师转动订住的一根木条,木条可以转动.) 学生得出: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学生活动2:请看,木条可以转动,没有固定,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请一位同学试试(同学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