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5274

2.3建构原子模型 第1课时(课件 26张PPT+视频+练习+答案)

日期:2025-02-0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0次 大小:554328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建构,原子,模型,1课时,课件,26张
    (课件网) 第三节 建构原子模型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模型 我们已经认识了分子的模型,和原子的模型 我们也已经知道分子是由 构成 那么原子又有什么样的内部结构呢?真的只是这样的一个球吗? 原子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原子模型 我们人类对原子的探索,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第一位科学家:道尔顿 他提出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就这么个球 原子模型 实心球模型肯定不正确,但是道尔顿是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为后面原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你们认为这个模型是正确的吗? 原子模型 第二位科学家:汤姆生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且测的电子带负电,而原子呈现电中性。 原子模型 他提出枣糕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上的葡萄干镶嵌在其中。 原子模型 原子模型 第三位科学家:卢瑟福 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他用α粒子轰击金箔。 1.大部分粒子保持运动方向不变。 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2.极少数粒子发生大幅度方向偏转。 3.个别几个粒子甚至被弹回来了。 原子模型 原子模型 卢瑟福的实验现象说明: 1.大部分粒子保持运动方向不变。 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2.极少数粒子发生大幅度方向偏转。 3.个别几个粒子甚至被弹回来了。 说明原子内部存在有一个大质量,小体积的原子核。 原子模型 如图所示: 原子模型 于是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也叫行星模型。 1.他认为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2.在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3.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 原子模型 原子模型 这个模型和我们的宇宙很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 原子模型 那么,原子的基本面貌已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可这时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 思考:1.原子核的结构又是什么样的呢? 思考:2.卢瑟福说原子核有带正电的东西,那是什么? 思考:3. 原子核除了有带正电的东西,还有别的东西吗? 原子模型 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核由两种更小的粒子构成。 质子 中子 猜一下,谁带电? 带正电 不带电 电子 带负电 原子模型 那么原子的结构,就已经完全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原子模型 思考:原子又带正电又带负电的,卢瑟福又认为原子呈电中性,它们彼此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原子模型 什么叫电中性? 就是外表看起来不带电 既然不带电,说明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了。 说明带正电的质子数量 带负电的电子数量 等于 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模型 而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核,中子又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多少电荷,取决于有多少质子。 我们把原子核的电荷数,我们叫核电荷数。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 思考:那么原子的种类由什么决定呢? 原子模型 观察表格,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1.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一样。 2.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定于中子数。 3.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但不一定有中子。 4.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说明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原子模型 通过比对元素周期表,我们发现什么特点? 由此我们可得出化学入门第一个等式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非常重要 我们发现质子数就等于他们的原子序数。 练习 1.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带正电 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 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 粒子大得多 B 练习 2.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如图所示,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了梳理,下列选项中与 、 、 相对应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