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5536

【新教材】人音版七下第二单元《唱脸谱》《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教案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18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新教材,教材,人音版,七下,第二,单元
  • cover
课题 《唱脸谱》《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单元 2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学唱《唱脸谱》《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体验京剧艺术与流行歌曲的融合,进而提高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艺术表现:学生通过欣赏《唱脸谱》,熟悉京剧脸谱,初步了解脸谱分类学问及所代表的人物性格。能够简单的演唱这两首歌曲,运用表情和动作辅助歌曲情境再现。 创意实践:观赏歌曲,感受、体验 京剧唱腔,能够有韵味地背唱歌曲。能创编锣鼓经并使用打击乐器演奏出节奏为唱腔创作一个出场的音乐片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文化理解:深度理解京剧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聆听《唱脸谱》和亲自学唱其中的音乐片段,充分体验《唱脸谱》中音乐与美术的结合,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在我国传统戏曲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脸谱,你们知道他们分别代表什么吗?出自哪一部京剧呢? 同桌讨论后,举手发言 出示答案,学生识记 《唱脸谱》 介绍脸谱:《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介绍《唱脸谱》的创作背景:1989年,阎肃和姚明合作创作了“戏歌”《故乡是北京》之后,听众对这种戏不戏,歌不歌的新形式发生了兴趣。《故乡是北京》给他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对戏曲进行包装,再加点别的艺术手段,那样,就能够更加普及京剧了。阎肃经常为中央电视台各种文艺晚会出点子,撰稿,当时,电视台正筹划新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于是,阎肃提出了个《唱脸谱》。阎肃谈到这个新型节目时说,需要把京剧和现代年轻人的歌嫁接一番,必须有一半是戏曲曲调,但同时它又是歌曲。通俗歌曲的成分像树枝一样,结了果,它就成功了。这也便于引导年轻人进入中国国粹的艺术殿堂来,给京剧做了个普及工作。 作者介绍:(展示图片) 阎肃 (1930年5月9日一2016年2月12日),原名阎志扬,汉族,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1953年6月入伍歌剧《江姐》是阎肃的成名作,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轰动,阎肃也因此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代表作品:《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梦水乡》等。 姚明(1948年一2018年1月21日),中国著名作曲家、中国一级作曲家、华语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歌的开山领路人。主要成就是大胆地将京剧曲调融入歌曲,代表作品有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唱脸谱》等。舞蹈音乐《醉鼓》《旦角》等。其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多项政府奖。 PPT展示词谱,播放音频 出示任务:请仔细听一听,歌曲是几拍子? (4/4拍) 提问:歌曲的是什么体裁? (戏歌) 音乐小词典:京剧:由汉调和徽调结合并吸收了秦腔、昆曲等地方戏曲的精华而成,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京剧属板腔体,其音乐包括唱腔和器乐(文、武场)两大部分。其剧目丰富、行当齐全、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是风靡全国的大剧种,人们称其为“国粹”。京剧于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问:听一听,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脸谱? (蓝、红、黄、白、黑、紫、绿、金、银、灰) 提问:艺术家用红、蓝、黑、白、紫、金、银等颜色各尽妙用,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大的手法,突出剧目中各种简单的人物形象。你想知道不同颜色的脸谱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