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5709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37645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cover
(课件网)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可怜夜半虚前席, 。(《贾生》) 夕阳无限好, 。(《登乐游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君问归期未有期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问苍生问鬼神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心有灵犀一点通 从古代或现代的诗文中常常看到以“无题”为题的诗文,他们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深刻。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 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是李商隐。古人张采田曾说“无题诗格,创自玉溪,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全唐诗》中共收入了十六首,另外,还有许多诗以篇首或句中二字标题,如《锦瑟》、《为有》、《碧城》等。 文学常识———无题诗 李商隐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体验诗歌语言节奏。 2、理解意象,领会典故的妙用。 3、探究诗歌主旨意蕴及思想内容。 知人论世 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ī)生、樊南生,有“七律圣手”之称。 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诗歌风格:构思新奇、深婉绵密、典丽精工、隐晦朦胧。 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 李商隐26岁做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并爱上王茂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 结婚后两人感情殊好,然而李商隐不久就陷入党争之中,仕途越发艰难,并且公元851年,仅结婚十余年,妻子便早逝了。自此以后,李商隐逢着美景良辰,便怀念当时欢爱,无时无刻不悲悼,见一花一草也要寓意兴悲,直到四十六岁,壮年时即郁郁而殁。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爱情:是蜜糖亦是砒霜 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到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牛党门生),后因为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了他(李党女婿),他因此而遭到了牛党的排斥。之后,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下来,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一生。46岁时死在荥(yíng)阳。 仕途: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哭李商隐》崔珏) 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最终以牛党获胜结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知识扩展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 ———梁启超《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作品评价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 有人认为是为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人也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或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也有的以为其诗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 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