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抽象出几何图形,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分布和应用. 2.通过列举认识的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的内涵;通过分类,知道几何图形概念的外延,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 3.通过观看图片和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体会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美化作用,培养美感,感受学习几何的目的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粉笔盒、漏斗、乒乓球和三角尺,棱锥和棱柱模型. 导入新课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用课件出示下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图形,请你们观察教材图6.1-1以及刚刚展示的这几幅图片,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并说一说这幅图片中的美. 学情预设:学生能结合图片及图片中的内容融入个人情感,选出他们最喜欢的图片,并说出他们认为图片中的美的部分. 教师指出:千姿百态的图形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曾带给我们许多思考,例如纸飞机怎么叠?怎样画一个五角星?如何制作方形纸盒?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学习更多的图形知识.本章我们将开启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学习,何为几何?几何是一门研究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学科,本章将以本节课为起点,带大家认识什么是几何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的分类,学习构成复杂立体图形的基本图形,即点、线、面、角等图形. 【设计意图】搜集具有美感的图片,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把学生引入到观察和思考的思维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美育,提升学生发现美和鉴别美的能力,渗透德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出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高效课堂 任务一:认识几何图形 问题:我们身边许多常见的实物中就蕴含着图形.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我手中的粉笔盒、漏斗、乒乓球和三角尺,你从中发现了哪些熟悉的图形?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回答出长方体、圆锥、球和三角形. 教师指出:我们小学学习过的点、线段、三角形、四边形、圆、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它们都是几何图形. 【设计题图]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具体的常见的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经历几何研究的基本程序,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为后面从更复杂图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积累经验. 教师指出:人们发现,虽然我们认识的这些图形都可以称为几何图形,但是这样的称呼有时会显得笼统,于是人们往往会根据不同图形的共性和不同,把图形分类. 问题1:上面这些几何图形既有共性又不同,你能根据这些异同点把下面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直观感觉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行分类,这部分学生能围绕“图形各个部分是否在一个平面内”表达共性和不同.同时有的学生也会按“图形是否带尖角”等其他标准来分类,类似的言之有理的回答教师也应给予鼓励. 教师总结: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都不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问题2: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它们的定义想一想,区分一个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的关键是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能总结出区分这两种图形的关键是看“图形的各部分是否都在同一平面内”. 【设计题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异同,按一定标准对常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强化分类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思考,从定义中发掘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方法,强化对两类图形的区别的认识. 问题3:看来我们已经能够把我们知道的几何图形分类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了,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如金字塔、储物盒、包装盒这样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