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巨大成功,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重要原因之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B. 自然状态下豌豆植株多杂合子 C. 豌豆植株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D. 豌豆植株没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 为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测交实验是让F1与显性纯合子杂交 B. 孟德尔推测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应为3:1 C. 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测相符,说明孟德尔的解释是正确的 D. 测交能检测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之比是否为1:1 3.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可用如下分析图解表示,根据现代遗传学理论分析,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型 B. 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C. 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其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F2性状分离比为3:1的原因是受精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4. 科研团队在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发现一新物种———东莞角蟾,该物种栖息在山间溪流和落叶层中,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少。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莞角蟾进化的原材料来源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 东莞角蟾体色与枯叶高度相似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东莞角蟾与其捕食者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D. 保护银瓶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东莞角蟾的繁衍 5. 农杆菌细胞中的Ti质粒是一种小型环状DNA分子,部分结构如图示。若某Ti质粒含m个碱基,其中胞嘧啶数量为a个(a≠m/4):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特定排列顺序的碱基对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 图中的结构④为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C. 该Ti质粒中碱基数量关系为A+T=C+G D. 该Ti质粒中含有的氢键数量为m+a 6. 将充分稀释的T2噬菌体稀释液接种到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固体培养基上,一个T2噬菌体侵染并裂解大肠杆菌后,可形成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区域———噬菌斑,由噬菌斑数量即可检测出噬菌体数量。利用相关实验材料进行如表所示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大肠杆菌材料 T2噬菌体材料 检测结果 甲 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35S标记的T2噬菌体 恒温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噬菌斑数量,检测子代T2噬菌体的放射性 乙 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32P标记的T2噬菌体 A. 甲组培养基上的噬菌斑数量会随恒温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 B. 因一个大肠杆菌可被多个噬菌体侵染,故测得的噬菌体数比实际值偏小 C. 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甲组部分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出放射性 D. 乙组子代噬菌体均能检测出放射性,表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7. DELLA蛋白能抑制植物体生长。现有两个DELLA基因突变植株,突变体1植株疯长,突变体2植株矮小。有关突变体的推测错误的是( ) A. 两个突变体中DELLA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相同 B. 两个突变体中DELLA基因的突变位点可能不同 C. 若两个突变体中DELLA蛋白结构相同,则两个突变体中的DELLA基因表达水平也相同 D. 突变体1中DELLA蛋白丧失了原有功能,而突变体2中的DELLA蛋白难以被降解 8. 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与秋水仙素处理均能抑制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B.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体积大且无色素,是理想的实验材料 C. 实验步骤:4℃放置→25℃培养→4℃培养→固定→制作装片→显微观察 D.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9. “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描绘了我国古人利用艾叶杀菌的场景。某兴趣小组分别使用含有相同浓度的艾叶汁和氨苄青霉素的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