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9271

3.7 《地球——水的星球》课件(29张PPT)+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素材

日期:2025-05-1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112452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球——水的星球,课件,29张,PPT,教学设计,教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地球———水的星球》教学设计 课题名 地球———水的星球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地球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 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科学探究目标 能耐心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科学态度目标 观察细致,乐于合作,勤于思考。 认同以量化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的科学准确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水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带领我们认识更多的地球秘密。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教学难点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地球仪、透明计算纸、地图(最好为等积投影地图); 学生准备: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提问:地球和太阳、月球相比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 学生结合前面几课学习的知识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地球有水、有空气、有生命。 教师谈话:我们看地球,就像一个“水的星球”。那地球上有多少水?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多少?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提问“地球与太阳、月球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对比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差异,激发对地球独特性的思考。通过学生分享和教师小结,聚焦地球拥有水、空气和生命的特点,为接下来探究地球上有水的特点做好铺垫。 探索新知 (一)观察地球仪 1.教师谈话: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 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2.教师分发地球仪给各小组学生,并提问:观察地球仪,通过它你发 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地球仪的观察,并记录和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播放科普视频《地球仪》,继续认识地球仪。 教师小结:月球正面有很多坑坑洼洼的地方,背面反而少很多。 3.教师继续谈话:地球仪上各种颜色分别代表的意义,比如蓝色、绿色、黄色、褐色和白色所指示的意义。 4.教师提问:观察地球上的水域有哪些种类? 学生观察并发言。 教师小结:常见的水域有海洋、河流、冰川、湖泊等。 教师播放科普视频《地球上的水域》,了解常见的水域类型。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观察地球仪,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地球的形状和表面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地球仪上的颜色分布和水域类型,激发探究兴趣。结合科普视频《地球仪》和《地球上的水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球模型和水域类型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地球水资源分布和地理知识奠定基础,同时培养观察、合作和归纳能力。 (二)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比较 1.教师提问: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谁更大呢? 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猜想。 2.教师科普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知识。 3.教师提问:我们手头只有世界地图和透明格子纸,你有什么方法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大小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数格子。 4.教师讲解详细的操作步骤。 教师借着步骤里的细节提问:想一想怎样数不容易遗漏格数呢?遇到半格、小格、大半格怎么办? 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 教师点拨数格子的技巧。 5.学生观看操作视频后,各自拿着工具去数格子,记录陆地和海洋所占的格子数。 教师小结: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6.教师谈话:地球可以说是一个水的星球,表面积有70%左右是液态水,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 7.学生阅读陆地和海洋面积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感受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