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0866

25春教科版(2024)科学四下(JK)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4749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科,2024,科学,四下,JK,教案
  • cover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课标解读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学习内容与要求: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④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 5.4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⑤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 5.6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⑧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6.1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①描述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②描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8.1植物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 ①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举例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 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②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繁殖后代。 ③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的实例。 教材分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共8课,第1课,引领学生观察种 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第2课,通过种植凤仙花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种子萌发需 要的条件。第3课,通过观察种植杯中种子的变化现象,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通过实验 和生活经验了解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的作用。第4课,通过观察、推测、实验等活 动,帮助学生了解茎和叶的形态特征及功能。第5课,通过观察解剖活动,引领学生认识 花的结构,推测花各部分的功能。第6课,通过观察不同阶段的凤仙花果实,了解花变成 果实的变化过程,体会植物开花结果对其自身的意义。第7课,通过观察凤仙花、苍耳、 蒲公英等典型植物果实的外部形态特征,推测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第8课,分析 形成对凤仙花的生命需求及一生的生长变化的认识,是对凤仙花一生生长变化的总结, 也是对整个科学实践过程的总结。 教学策略 1.鼓励学生开展基于实验的探究活动,探索植物生存、生长的规律。 2.可引导学生围绕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开展系列探究。 3.尝试用植物的不同器官进行繁殖,如种子、根、茎、叶等;观察、描述和比较植物的异同, 如花的颜色,叶的颜色、大小、形状等。 主要学习活动 1.观察 2.实验探究 3.制作 4.调查 第1课时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 但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还不了解,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间接的、片面的、零散的。本 课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建立起种子中孕育着新生命的认识。 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植物种子,认识到植物的种子多种多样。 *通过观察植物种子,认识到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胚发育来的,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科学思维 *意识到种子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探究实践 *能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态度责任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种子内部结构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科学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并比较准确地与名称一一对应。 难点 对胚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干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收集的其他植物的种子、放大镜、镊子、白纸、 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