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师大附中2024—2025 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必一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统治者宣扬自己是天神“帝”在人间的代表,要求臣民绝对服从。西周统治者用“天”代替“帝”来表示主宰命运的神灵,并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 A.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 B.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 C.传统天命观逐步走向衰落 D.皇帝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 2. “上农除末”的秦王朝,在严厉打击中小商人,贬黜其社会地位、加重其经济负担的同时,又对乌氏倮这样的大工商业者给予特殊的荣誉和照顾,使之“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这反映秦朝 A.经济政策存在内在矛盾 B.工商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C.政府措施服务集权统治 D.重农抑商政策执行灵活 3.东汉郡国守相进行察举,主要根据乡党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族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乡党舆论逐渐被官僚家族(同时又是豪强)所支配。这一变化导致东汉时期 A.地方长官失去举荐人才的权力 B.门阀政治的逐渐形成 C.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 D.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 4.贞观年间,规定官员路遇各位亲王均需要下马而拜。魏征认为这样做与魏晋礼法不合,并提出周代后统治者都立嫡长子,可以杜绝庶子的不良用心。唐太宗最终接受了魏征的意见。这一举措 A.平衡了亲王与大臣的矛盾 B.意在保障政局的稳定发展 C.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局面 D.体现了礼法结合趋势加强 5.唐宋治理边疆,实行羁縻政策,羁縻州只是名义上的府州区划,一般不呈报户籍,不担贡赋。元朝因俗设“土官”,通过宣慰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设立驿站,比较固定的缴税和贡献,强制征调土官土军等。这反映了 A.羁縻府州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元朝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高 C.土官制度促进民族交流融合 D.时代变迁影响边疆治理效能 6.明朝中后期逐渐裁撤了要求农民必须交纳一定的劳务和物品的徭役制;对于一些商业和手工业活动,官府都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税收制度,对于一些相对小型的企业和商家进行了减税和豁免;明朝还着手在各地开设了太仆寺和官营商号等机构,他们可以直接向官方购买商品。这些政策的推行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 B.意在推动赋役制度变革 C.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7.晚清杭州私营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关系信用开展运营,即便是浙江兴业银行的股东、经理及职员的任用也脱离不了以关系信用为依托,这种关系信用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经常性关系的互动,形成一种社会公认的规则机制。这体现出近代杭州私营金融业 A.受制于自然经济结构 B.根植于新型民族工业 C.依托于传统社会文化 D.有助于信用体系构建 8.下图是一幅历史地图,它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事件、时间流变反映在具象的平面上。下列标题最为贴切的是 A.《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尝试与失败》 B.《民国初年共和与帝制的斗争历程》 C.《民国初年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状况》 D.《民国初年形式上统一与实质分裂》 9.毛泽东指出:因为敌人的封锁,苏区的手工业生产衰落了。但因为群众生产合作社的逐渐发展,许多手工业和个别的工业现在开始走向恢复。而且自己织布,自己制药和自己制糖,是不可忽视的。此外,由国家直接经营若干项必要的商品流通,例如食盐和布匹的输入,食粮和钨砂的输出等,是异常需要的了。该论述 A.旨在强调根据地面临的困难 B.动员苏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C.推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D.意在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10.在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过程中,我国立法机关广泛地听取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