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课件 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下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搞经济建设需要 资金、技术、经验等 视频: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建立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外 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 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 优惠条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 开放的步伐 1979年的深圳 4.典型: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意义: 一 一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扩大 (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 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 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 开发区建立 (4)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 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 自治区首府 尝试 扩大 线 点 面 沿江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边 内地 省会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 1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001年12月 3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背景: 时间: 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负责制定和监督多边贸易规则 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解决贸易争端 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 世贸组织标识 该标识由六道向上弯曲的弧线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别为红、蓝、绿三种颜色。六道弧线组成的球形表示世贸组织是不同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标识久看有动感,象征世贸组织充满活力。 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探究: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①中国需要世界。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②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学习与 探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等。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课堂小结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经济特区的建立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2001年12月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经济特区。下列成为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 A.海南岛 B.深圳 C.福州 D.上海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时间关系的递进、开放领城的递进和开放成效的递进等特点。从开放地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