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4 分) 二、非选择题(36 分) 13. (10 分) (1)甲骨文;《史记》;兰亭集序;顾恺之(4 分) (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分)作用: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 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2 分) (3)我们应学习、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 创新发展等。(2 分,言之有理即可) 14. (12 分) (1)措施:统一度量衡。(1 分)主张:重视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2 分)影响: 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 分) (2)问题:盐铁私营导致豪商大贾和诸侯王势力壮大;货币私铸,市场货币混乱;战 争导致军费激增,府库空虚,富商大贾不支持国家。(2 分,任答两点即可)措施:把铸币 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2 分, 任答两点即可) (3)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水利工程的不断修筑;南方相 对稳定的社会环境。(2 分,任答两点即可)表现:水稻产量提高,普遍实行麦稻兼作,种 植双季稻等。(1 分,任答一点即可) 15. (14 分) (1)特点:由中央直接管辖;有严密的行政区划体系;官员有任期、不世袭。(2 分, 任答两点即可)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 分) (2)政策:“推恩令”。(1 分)智慧:分化诸侯国内部力量,降低政策推行阻力,团结 更多力量。(2 分) (3)原因:平城地处塞上,屡遇灾荒,粮食运输困难;孝文帝倾心汉化,有意南征一 统天下;洛阳有深厚的汉文化底蕴。(2 分,任答两点即可)措施:改穿汉服。(1 分)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 分) (4)认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在制度创新、经济管理、民族融合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措 施;有效的国家治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不同时期的国家治理措施应根据时代 需求进行调整等。(2 分,言之有理即可)0000000 0000 8 0000000 0 000 00m 0 H-2 (部编版) 0000000 00 00000000 000000000 88 都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收心检测卷 000000000 000000000 七年级历史 ● 县 市 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总分 学 校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姓 名 1.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 经出现早期国家。下列考古发现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炭化的粟颗粒 B.祭祀用的玉琮 C.带藤条残木柄骨耜 D.“汉并天下”瓦当 班 级 2.《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职名)冉季载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疆土,司 徒(官职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 3.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在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以下属于孔子思想 主张的有 试 场 ①有教无类 ②为政以德 ③以法治国 ④无为而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3 4.秦朝规定在书写文书时,如帝号或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等,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几格,或重 新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或另起一行高出数格书写。这反映出秦朝 () 考 A.皇权至上 B.法律非常严苛 C.强化监察 D,禁铟思想言论 5.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许多大城市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 逆县,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而这在当时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用于说明汉初 ( A.城乡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