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 1.(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 第3课 开元盛世 分层作业)下表出自《新唐书·地理志》,出现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时期 户数 人口数 全国耕地面积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 304万余 1235万余 460万顷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 769万余 4141万余 680万顷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 841万余 4814万余 850万顷 唐玄宗天宝三年(745) 906万余 5288万余 1400万余顷 A.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农业 B.社会风气开放 C.藩镇割据的破坏 D.人口大量南迁 【答案】A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据题干表格看出,从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至唐玄宗天宝十三年,户数、人口数和全国耕地面积一直在增加。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A项正确,符合题意; 题干主要阐述了户数、人口数和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不能体现出社会风气开放,排除B项; 藩镇割据局面出现是在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发生在75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这一时期北方安定,所以户数、人口数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与人口南迁关系不大,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及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表格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农业。 2.(2024九上·五华期中)我国自古强调“农为邦本,本国邦宁”下面四幅图中出现在唐朝并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农业工具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根据“出现在唐朝”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出现了新型耕作工具曲辕犁,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便于耕作,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C项正确; 铁农具是在春秋时期出现,排除A项; 翻车是三国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排除B项; 秧马是宋代出现的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2024九下·福州模拟)九年级(3)班历史小组搜集到下列史料进行探究性学习,据表可知唐朝( ) 材料类型 内容 实物 文献 天下诸津(码头),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触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 A.航海技术进步 B.民族交往密切 C.对外贸易繁盛 D.社会风气开放 【答案】C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4.(2024七下·增城期中)《唐律疏议》规定:“诸犯夜者,笞二十;有故者,不坐。闭门鼓后、开门鼓前行者,皆为犯夜”;《大唐六典》要求:“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主要表明唐朝( ) A.统治者重视法治刑法严酷 B.商业活动有严格时间限制 C.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D.商业经营场所有明确界限 【答案】B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5.(2024七下·防城期末)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社会经济较快发展 B.和平稳定的环境( ) C.统治者合理的政策 D.贤臣能将的辅助 【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可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