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2 第3章 第1节 认识晶体 第2课时导学案 【课标分析】 1.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的定义、形状。 2.从晶体中选取品胞的方式,以铜的晶胞为例,介绍了如何分析一个品胞中包含的微粒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能结合实例描述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 2.能从构成微粒与微粒间相互作用、微粒的空间排布规律角度分析不同类型晶体结构的特点及相似性。 【评价目标】 1.了解晶胞的概念,形成分析晶胞结构的思维模型(切割法)。 2.能根据晶胞的结构确定微粒个数及化学式。 【教学重难点】 晶胞及其晶胞的有关计算。 【教法与学法】 课件素材、学案、视频多媒体 【教学准备】 1.概念 晶体结构中基本的重复单元称为晶胞。 2.形状 晶胞的形状为平行六面体。 3.晶胞的选取 在保证对称性的前提下,依据晶胞尽量简洁的原则进行选取。 4.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将一个个晶胞及其中包含的微粒上、下、前、后、左、右并置,就构成了整个晶体结构。因此,知道了晶胞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晶胞中包含的微粒的种类、数目和空间位置,就可以了解整个晶体的结构。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铜晶体视频 [学生活动] 根据视频,分析铜晶体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思路 铜晶胞中的原子及其切割示意图 观察上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顶点上的铜原子为8个晶胞共有。 (2)位于面心上的铜原子为2个晶胞共有。 (3)晶体铜中完全属于某一晶胞的铜原子数是4。 [驱动问题] 1.由晶胞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能否表示构成该晶体的实际粒子数目? 提示 不一定,对于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晶胞中微粒个数的最简比是其化学式,对于气态团簇分子,微粒数就是其分子式。 [学习评价] 1.正误判断 (1)晶胞是晶体的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 ) (2)不同的晶体中晶胞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 ) (3)晶胞中的任何一个粒子都完全属于该晶胞( ) (4)已知晶胞的组成就可推知晶体的组成( ) (5)由晶胞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 1.(1)√ (2)× (3)× (4)√ (5)× 2.有一种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示,顶点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它的化学式为( ) A.Ti14C13 B.TiC C.Ti4C4 D.Ti4C3 2.A 【解析】由题意知该物质是气态团簇分子,故题目中图示应是该物质的一个完整的分子,由14个钛原子和13个碳原子构成。 [归纳提升] (1)晶胞的无隙并置 ①“无隙”是指相邻晶胞之间无任何间隙。 ②“并置”是指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③所有晶胞的形状及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 (2)切割法———计算晶胞中微粒的个数 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的微粒数,常用切割法。即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的属于这个晶胞。 ①长方体(正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微粒数的计算。 ②六方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方法 如镁晶胞中含有的镁原子数为4×+4×+1=2。 (3)切割法在计算其他结构中微粒数的应用 在其他结构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粒子在晶胞中的位置以及共有情况,然后运用切割法具体计算。如石墨晶体中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被3个六边形所共有,每个六边形占有该粒子的。则每个六元环占有的碳原子数为6×=2,如图所示。(
课件网) 第1节 认识晶体 第2课时 第3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晶胞的概念,形成分析晶胞结构的思维模型(切割法) 2.能根据晶胞的结构确定微粒个数及化学式。 二、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 1.概念 晶体结构中 称为晶胞。 2.形状 晶胞的形状为 。 3.晶胞的选取 在保证 的前提下,依据 ... ...